2013年海南公务员申论热点:油价“抢生”涨价反衬油品惰性升级
发改委通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提高成品油价格。25日凌晨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这是2013年国内成品油价首次调整,上次调价日期为2012年11月16日。两次调价间隔70个工作日。(2月25日《东方网》)
这次成品油涨价,是定价机制的“产物”,一开始是有点“难产”——2月15日,油价上调窗口开启,但因国家发改委有逢重大节假日延迟调价先例,油价并未如期上调;紧接着又是“早产”或者说“抢生”——“鉴于目前国际原油的下行走势,如果发改委继续延迟到下周上调油价,本轮油价调整或有搁浅可能。”令人尴尬的是,在同一时间,台湾调降各式汽、柴油价格每公升各0.4元、0.3元新台币。这让支撑这次涨价的一切理由变得十分脆弱。
成品油价格涨跌内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理论给力实践,实践支撑理论。理论预测显灵: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国内汽、柴油价格与国际市场趋势总体上一致;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国内油价必然是“涨多跌少”,涨的次数多,跌的次数少,涨的幅度大,跌的幅度小。实践果真如此:自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24次,其中15涨9跌,总体呈现“螺旋式递增”。究其根源,机制性弊端是高油价的帮凶,“伪市场化”是高油价的祸首。
这次成品油涨价,与油品升级无关。如果这次提价能涉及到油品升级的话,相信公众会容易接受一点,起码看到油品升级的端倪。雾霾天气里,油品升级依然是“雾”里看花。曾有业内人士透露,“消费者需承担油品升级成本的70%至80%。”之后引发公众大讨论。目前对于油品升级成本该如何分担还没有定论,有环保专家提议,油品升级成本由政府、消费者和企业三方共同承担。政府提供部分补贴,消费者承担部分价格上涨,炼油企业自己消化一部分成本。这不仅是经济学,更是民生学。
油价“抢生”涨价,油品“惰性”升级。恶劣的天气,已把油品逼进“绝路”。这次涨价,重新点燃对油品升级的渴望。现如今,不仅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光打雷不下雨”,油品升级在喧嚣了一阵后似乎又冷下去。涨价可以“抢生”,升级岂能“惰性”。升级成本到底如何分摊?升级节点到底啥时启动?需要一个明白账与时间表。稀里糊涂“被涨价”,本身就很闹心,油品岿然不动,更是添堵。当务之急,督促定价新机制的形成,赋予其民生情怀与市场性格;同时,油品升级快马加鞭,并携带公平正义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