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21.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 )成了美妙的图画。
A.形 B.组 C.构 D.织
22.具有多种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在工业上、国防上用途很广,但( )起来却很( )。
A.生产 困难 B.制造 繁琐 C.研究 复杂 D.创造 艰难
23.微波炉适应现代都市化职工生活的需要,以其快捷、方便、干净的特点而成为厨房的新宠。它不仅具备了蒸、煮、炖、焖等功能,瞬时加热还保持了食物的原味;特别是加热剩饭菜更适应了中国人的习惯,尽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浪费。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微波炉是一种适应现代都市化职工生活需要的厨房用具
B.微波炉比较适应中国人的习惯
C.微波炉虽然方便,但也有些人认为是一种浪费
D.微波炉在中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4.下面哪句话没有语病( )。
A.火对人类的第一个贡献,首先是取暖、照明和烧食物。
B.人类学会用火围猎和保护自己,使之成为一种生存的手段。
C.火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取暖、照明、烧食物、围捕猎物,后来又用于军事。
D.人类学会了用火烧制各种精美的陶器和形形色色的生产、生活用具。
2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C.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26.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下列对“转基因作物”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27.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①植物周期行为——②生理节律的奥秘。虽然这些行为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光照时间长短等,但植物学家一直认为生物钟是植物感知外界条件的决定因素。要鉴定生物节律的生物钟基因,通常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生理节律能否被检测到,二是需要找到这种生物节律的异步个体。③植物光合作用节律用常规方法是难以检测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蒂夫·凯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借助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鉴定出第一个④植物生物钟基因。
对文段中画线的四个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概念相同,②包含① B.①③概念相同,①包含③
C.①④两个概念不同 D.③④两个概念等同
28.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讲,既包括物质的成果,又包括精神的成果;从狭义上讲,则只包括精神的成果。它主要指那些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取得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广泛共识,以及含有这些“共识”内容的多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
文段中的“它”字指代的应是( )。
A.环境文化 B.广义环境文化
C.狭义环境文化 D.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29.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致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莫大的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过:“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下面对这段文字的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懂得反对意见的重要性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3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严格实行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只能喝一杯咖啡。一天,罗斯福在招待会上对记者说,他早上喝过一杯咖啡,晚上又喝了一杯。记者们听了马上质问:“我们每人每天只有一杯咖啡,你哪里来的两杯?”不少记者以为,这下可是捞到了头版头条的大新闻了。面对记者的责难,罗斯福一点也不激动地回答说:“我确实是早晚各饮一杯咖啡。不过,晚上我是把早晨煮过的咖啡渣再煮一次。”从此,人们就把煮过后再煮的咖啡叫作“罗斯福咖啡”。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罗斯福的故事 B.罗斯福与记者
C.“罗斯福咖啡”的喝法 D.“罗斯福咖啡”的由来
31.艺术欣赏的特点,其实不过是借有限却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既成的艺术形象。无形的音乐是给人听的,可是听音乐的人能够觉得看见了其实不在眼前的什么。有形的绘画是给人看的,可是,例如画出了汹涌水势的马远的《水图》,能够使人觉得仿佛听见了什么。这种精神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再创造”。
从文段的意思看,艺术欣赏的条件是( )。
A.诱导物,“丰富”或“提炼”,“再创造”
B.特定的艺术形象,生活经验,想象
C.无形的音乐,有形的绘画,“再创造”
D.既成的艺术形象,接受,精神活动
32.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中国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的是( )。
A.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3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生产力决定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程度
B.公平在任何国家都只能是相对的
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应片面追求公平
D.只要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34.上海前和律师事务所商建刚律师表示,网友对其在网站上发表的帖子具有着作权,如果其在帖子中注明“不得转载”,则其他单位或网站不得对此进行转载,否则视为侵权。如果帖子中没有相关声明,依据有关规定,其他单位或网站可以进行转载,但必须支付稿酬,否则也将视为侵权。
根据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
A.网络作品受法律保护 B.网络侵权很难进行界定
C.网站可以任意转载帖子 D.网络作品的稿酬不好计算
35.1995年,美国的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
“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B.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36.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由机械观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强调认识系统的动态性、复杂性和或然决定性。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
A.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B.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超前性
C.现代科学的主导思想从机械观向系统观转变
D.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经历了由机械观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
37.在一些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过度发展,使城镇经济建设对流动人口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尽管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增加了财税收入,但因为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因此造就了数量惊人的小商小贩和庞大的“民工”队伍。随着这些地区产业的不断升级,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少,流动人口将面临失业的危险,势必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从而阻碍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流动人口的增加对一些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负作用
B.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过度发展导致大量流动人口的增加
C.大量低素质流动人口的存在,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D.大量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是城市化地区的潜在危机
38.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角色支配了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人们日常的活动所吸引,往往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内心深处的了解,因而在一些看似深刻的关于人的认识中不免存在着基于表面化或主观化的观点。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要充当各式各样的角色
B.我们在社会中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种角色的理解之上的
C.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了解,就会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的认识
D.避免角色的影响,才能对社会中的人有更客观深刻的了解
39.日本、韩国等一些与中国临近的亚洲国家,其民族文化在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同时汉文化当中也汇入了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成份。因此,尽管在现代文明中汉文化的内涵已不能覆盖所有亚洲东部国家各民族文化的内容,但仍不失为这一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
这段话直接论述的观点是( )。
A.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曾受到汉文化很深的影响
B.汉文化当中也吸收了其他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成份
C.汉文化是亚洲东部诸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D.汉文化仍然是现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0.在二次大战后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日本的工业用水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到1989年下降了24%,而工业产量仍稳定增长。美国也与此相仿,美国的工业用水量自1950年起下降了36%,而工业产出却增长了3.7倍。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降低用水成本可扩大产出 B.节约工业用水大有潜力
C.工业的增长取决于减少工业用水 D.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工业用水的效率
41.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
A.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42.住房商品化就意味着将住房推向市场,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来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也就意味着要大大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政府对住宅业的干预。但政府绝不能从大包大揽一下子就变为撒手不管。在迈向住宅商品化的过程中,住房的社会福利成份日趋下降,经营利润会逐步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旧的住房分配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很可能会被一些新的不合理现象所取代,在经济动荡期间,新的不合理现象同样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观点是( )。
A.住房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
B.政府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干预
C.住房商品化后也会有不合理现象存在
D.住房商品化后,政府将不再直接干预住宅业
43.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机能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
B.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C.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
D.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
44.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书本是他们获得知识和寻求思想支柱的重要途径。并不是着书立说的人便可成为社会时代的导引者,在写书的人和繁杂的书籍经典海洋中,能够真正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极深印象的往往微乎其微,因此,对于那些不以创利为主要目的的着书者和那些潜心修志、遍觅群科的读书人来讲,少量的作品、大量的心血和永恒的探索都是有同等价值的。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作品太多,往往使人良莠不分
B.对作品的评价,着书者和读书人都应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C.作品的好坏不在多而在精
D.只有投入大量心血的着作才是最好的
45.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是最易被保存下来的,因为保存动植物遗体的必要条件是快速掩埋,而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其他东西能够被快速掩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
A.动植物遗体很容易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保存下来
B.只有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才能被保存下来
C.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是保存动植物遗体的最佳环境
D.只要被快速掩埋,动植物遗体就能被保存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46~50题:
“一种语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长的需求,本身就表现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它的综合国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各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预测”章新胜对媒体说。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说,汉语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是2%~4%,汉语则高达38%;在日本,汉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汉语热”直追“英语热”;在澳大利亚,汉语已经超过意大利语,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外语。
《纽约时报》曾刊登一篇题为《2040年的中国》的文章,文中写道,到2040年,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各类科学会议上将随处可以听到中文,而美国国内各种音乐排行榜上的中文歌曲也会[ ]。这当然只是一种假设。今天的现实是: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2003年底,美国大学理事会宣布设立AP中文项目,这意味着美国中学生选修的汉语课程将计入他们未来在大学中的学分,汉语成为美国大学入学统考中认定的外语项目之一。
一种语言能够引起热潮,除了该国国力、侨民分布外,文化的魅力是难以量化而又绵绵不绝的动力。“语言的学习会加强文化认同感。语言永远只是载体,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是汉语教学的目的。”陆教授说,“当然我们更注重自然地呈现真实,增进了解,消除误会,而不是所谓‘文化扩张’。”
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英国有文化委员会,法国有法语联盟,德国有歌德学院,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遗余力地推广法语。塞万提斯学院的院长由西班牙国王兼任。而中国刚刚推出的孔子学院,则意在借助圣人声望向世界推展汉语及其背后广博的文化。
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举行挂牌仪式。而此前两天,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主任严美华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项目部在马里兰大学签署了双方共同建设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
目前,中国国家汉办已与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有关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未来几年内将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学院。
孔子,这个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一个曾经被自己的子孙轮番践踏的圣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与逐渐寻回文化自信,第一次被中国官方在如此正面、积极的意义上运用。而其使命,亦伟大艰巨: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推进中国汉语战略,推动汉语成为强势语言。
46.填写在短文第三段[ ]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名列前茅 B.比比皆是 C.大放异彩 D.无人不晓
47.对《纽约时报》上《2040年的中国》提出的假设,作者认为( )。
A.完全是假设根本不可能实现
B.虽然有点夸张但并非没可能
C.从现状看实现那样的目标非常困难
D.今后会有更多的大学开设汉语课程
48.作者认为,语言传播的持久动力是什么?( )
A.国家是否投资大力推广 B.本国侨民在外生活需求
C.语言承载的文化的引力 D.语言是否优美动听易学
49.在推广本国语言文化方面,国际惯例是( )。
A.请世界名人书写院名 B.由总统担任推广大使
C.由专门机构承担重任 D.为学习者建立大联盟
50.关于孔子学院,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
A.中国在很早以前就设立了孔子学院
B.美国设立孔子学院的时间实际上比韩国早
C.孔子学院的设立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D.筹建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