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命题原理与应对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省级招考公告中称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以下简称《测验》)作为国家公务员重要考试科目,在测查考生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包括理解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在录用考试中《测验》科目上取得较好成绩的公务员在应对行政机关日常事务方面,普遍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测验》这门考试科目逐步成熟定型并时有创新。解析《测验》的命题原理,从而找到答题技巧,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测验》主要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在多种可能中进行选择。争取与放弃是考生在应对《测验》过程中必须具有的两种二元对立统一的基本态度,从战略的层面着眼,对每一分值都要给予高度重视,学会争取得分。从战术的层面讲,对暂时无法得分的不妨放过去,在有限的时间内去争取获得更高的分数,舍小得大。在得与失、取与舍的对立统一,体现公务员的政治精神,即动态中的正,于心平气和中将试题中出现的困难处理得恰到好处。
在面对具体的试卷的试题时,我们要学会以果推因,不妨来个本末倒置,从源头处探究如何应对《测验》。让我们从现实的试卷上抬起来,去设想命题者如何命题的,然后再去想该如何应对。这虽然是从终点回到了起点,但已是否定之否定,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的认识了。
做为一个有过命题经验的人,我在此与各位考生朋友进行交流,希望有助于大家复习以考得好成绩。《测验》命题,总的来说根据现实生活情景,从多学科角度设计出来的。这种命题,通常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测查考生面对现实、认识事物外在表象与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根据给定资料,理解发生了什么,应当如何评价与对待。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均属此类。
二是测查考生面对未来、认识事物当前现象与未来发展之间联系的能力,能够从给定资料中,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预测事物的发展。数字推理、图形推理、类别推理均属此类。
面对复杂的事件,《测验》在深层次上测查考生是否具有树立了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它通过具体的试题设计,来达到深层检测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测验》充分显示了考试的导向功能,特别是政治导向功能。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公务员坚持“天下为公”的思想,牢牢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立场,时刻明白自己只是“人民的一员”的道理,站在全国、全省、全县、全乡的宏观角度,正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困难和问题,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实践公务员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测验》的命题原理,有利于培养广大考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将公务员考试这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形式作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考场,有利于培养为一心为国家、终生为人民的公务员队伍。
从社会学的层面分析,公务员考试要测查考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社会是各种关系的共同体,种种不同的关系之间常会产生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公务员在工作中应当正视和解决的。《测验》作为测查考生潜在素质和能力的一门重要考试科目,理所当然地肩负起检测考生行政潜能的责任。所以,《测验》在命题时,紧密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有效干扰项,在试对与试错中让考生选择。为了使试题难度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将各选项的结构、长度设得大体一致,使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以降低考生凭运气猜题的正确率,从而增强公务员考试作为全国性大型公开考试的公正性、公平性。
考生要学会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试题。社会学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等。考生要通过比较多的练习,学会在具体环境中运用特定的方法。为了让这些方法发挥作用,考生还必须掌握一些分析试题的具体技术,如观察、假设、统计、实验等。
系统的方法就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以实现最佳目标的一种方法。对《测验》试题的系统研究,包括微观和宏观、静态和动态、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空间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上这种方法运用较多。
比较分析法就是把特定事实或数据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单方面或多方面的对比。它包括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就是沿着给定资料的逻辑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题干和选项进行分析比较的方法。这在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常用。横向比较法就是在阅读材料后,对四个不同的选项进行比较后优选的方法。选项通常有细微差别,通过仔细研究可以分辨出来,这对那些尚无确定把握的试题来说比较有用。
历史分析法是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来揭示不同因素在矛盾和问题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作用的分析方法。运用此法,可分析矛盾或问题的推动或制约因素,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测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这种方法在判断推理过程中常用。
结构功能分析法就是从系统的结构出发分析系统的功能。完形填空就是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来对结构不完整的材料进行补充完善的。要使一个结构发挥其正常功能,需要我们对结构本身应有的框架、层次、转折等进行快速反应,从而迅速找到对应的选项,使不完整的结构完整,使不充分的功能充分。这种方法在定义判断等题中具有明显的功用。
应对《测验》,考生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把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对社会问题进行历史的、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形成完整认识。既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要从局部来精研事实。既要综合考虑,又要分清主次。既要看到表面现象,又要明了深层意义。二是综合性原则。面对试题,首先要进行审题,搞清楚命题者的意图。然后认真读题,寻找其存在的规律。最合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正确的答案。三是协调性原则。《测验》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在120分钟内要完成135道试题,还包括填涂机读卡,必须要统筹把握,做好时间安排。在参考时间指导下,灵活机动地处理难题和易题的时间分布,保证又快又好地做题。四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考试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对症下药。公务员考试不需要想象和夸张,它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考试是检测个人潜能的重要方式,因而,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处理要理论结合实际,不只要有理论上的可行性,更要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从学科专业层面来分析,《测验》要考查考生文学、数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以测查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为维护考试的公平性,《测验》通常涉及多个学科,一方面,使不同专业出身的同学都觉得有些试题对自己是很容易的,但另方面,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题目,以拉开差距,为竞争性选拔提供基础分数。
考试是社会个体获得声誉的重要途径,因此考试不能过于打击考生,那样会对考试产生致命的伤害。但也不能没有区分度,让大多数都考高分,科学、规范是命题的最基本要求。因而,试题的测试目标要明确,就是选拔合格的公务员。试题立意、情景、设问角度及方式要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试题表达要准确、简洁。试题中易题和难题比例要恰当,使较多数人能取得60分上下的成绩,但要进入下一轮考试,却只有优秀者才能脱颖而出。这样,公务员考试作为国家向全社会招收国家工作人员的考试,其社会性才能通过这种全社会各行各业、符合报考条件的人才的积极参与得到体现。以是,公务员考试到2005年底时取代高考和考研,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达到“和一个旅的人竞争一个岗位”。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由此得以实现。
落实到具体题型上,不同的题型测查的是考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主要是测查考生阅读、理解相关资料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等。包括阅读理解、听力理解等题型。
二、数量关系题主要是测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题型。(郭五林)
三、判断推理题主要是测查应试者的形象思维、图形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等题型。
四、常识判断题主要是测查考生是否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规则、定律、规律,是否能够运用最基本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五、资料分析题主要是测查考生是否能通过数据、图表等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思考和分析。
剖析了命题原理之后,我们随之对考生如何复习和应答进行指导。
考生在复习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本位法。即考生把自己放在考生的角度,通过大量的练习来使自己得到提高。这种方法我把它叫做参试法。这是此前绝大多数考生的复习办法。另一种是错位法,就是考生把自己放在命题者的角度,将一些基础知识加以组合、分解,演习命题者将会出题的方式,然后对推演出来的题型进行练习。这种方法我把它叫做自我命题测试法。
在多数《测验》培训中,培训教师都是以题型来练习,以实战演练为主要练兵方法。这是以变应变的方法,它的可取之处在于务实,考生一经培训即自感有明显提高。但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培训的明显弱点:命题者在不断变换新题型、新考法,以避免猜题、押题者侥幸得高分,怎么猜、怎么赶都跟不上的。考试本身就是命题者与考生之间进行的一场博奕,谁都在揣测对方并避免被对方猜中。所谓“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是也。教会考生当运动员,比教会考生当教练,那层次和水平显然要低得多。
经过长期的研究,在阅读了多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书的基础上,我提出用自我命题测试法进行复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众多的参考资料提出的常规方法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其效果特别明显。踩在别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当然就看得更远。我将各种《测验》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命题方式,以不同的材料加以推演,破解了《测验》命题秘密,自然也就发现《测验》的密码,可以比较容易地应对《测验》考试。特别是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些题型上效果显著。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上也有明显的效果。常识部分本来知识面极广,难以演练,但我通过对命题陷阱的设置分析给考生进行演讲,同样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测验》考试,如果仅从具体的试题练习方面来复习,靠熟能生巧的方式来提高,那将耗费考生大量的时间,而且考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说得尖锐一点,这种方法只能培养匠才,而无法培养将才。只有站在宏观的高度,从微观的地方入手,从源头开始探讨,对其流向进行预测性探索,我们才能对每一次不同的考试中出现的具体的《测验》试题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力克群雄,脱颖而出。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1年河南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复习专题
公务员教材中心: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火热销售中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测验》主要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在多种可能中进行选择。争取与放弃是考生在应对《测验》过程中必须具有的两种二元对立统一的基本态度,从战略的层面着眼,对每一分值都要给予高度重视,学会争取得分。从战术的层面讲,对暂时无法得分的不妨放过去,在有限的时间内去争取获得更高的分数,舍小得大。在得与失、取与舍的对立统一,体现公务员的政治精神,即动态中的正,于心平气和中将试题中出现的困难处理得恰到好处。
在面对具体的试卷的试题时,我们要学会以果推因,不妨来个本末倒置,从源头处探究如何应对《测验》。让我们从现实的试卷上抬起来,去设想命题者如何命题的,然后再去想该如何应对。这虽然是从终点回到了起点,但已是否定之否定,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的认识了。
做为一个有过命题经验的人,我在此与各位考生朋友进行交流,希望有助于大家复习以考得好成绩。《测验》命题,总的来说根据现实生活情景,从多学科角度设计出来的。这种命题,通常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测查考生面对现实、认识事物外在表象与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根据给定资料,理解发生了什么,应当如何评价与对待。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均属此类。
二是测查考生面对未来、认识事物当前现象与未来发展之间联系的能力,能够从给定资料中,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预测事物的发展。数字推理、图形推理、类别推理均属此类。
面对复杂的事件,《测验》在深层次上测查考生是否具有树立了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它通过具体的试题设计,来达到深层检测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测验》充分显示了考试的导向功能,特别是政治导向功能。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公务员坚持“天下为公”的思想,牢牢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立场,时刻明白自己只是“人民的一员”的道理,站在全国、全省、全县、全乡的宏观角度,正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困难和问题,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从而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实践公务员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测验》的命题原理,有利于培养广大考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将公务员考试这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形式作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考场,有利于培养为一心为国家、终生为人民的公务员队伍。
从社会学的层面分析,公务员考试要测查考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社会是各种关系的共同体,种种不同的关系之间常会产生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公务员在工作中应当正视和解决的。《测验》作为测查考生潜在素质和能力的一门重要考试科目,理所当然地肩负起检测考生行政潜能的责任。所以,《测验》在命题时,紧密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设置有效干扰项,在试对与试错中让考生选择。为了使试题难度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将各选项的结构、长度设得大体一致,使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以降低考生凭运气猜题的正确率,从而增强公务员考试作为全国性大型公开考试的公正性、公平性。
考生要学会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试题。社会学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等。考生要通过比较多的练习,学会在具体环境中运用特定的方法。为了让这些方法发挥作用,考生还必须掌握一些分析试题的具体技术,如观察、假设、统计、实验等。
系统的方法就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以实现最佳目标的一种方法。对《测验》试题的系统研究,包括微观和宏观、静态和动态、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空间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上这种方法运用较多。
比较分析法就是把特定事实或数据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单方面或多方面的对比。它包括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就是沿着给定资料的逻辑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题干和选项进行分析比较的方法。这在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常用。横向比较法就是在阅读材料后,对四个不同的选项进行比较后优选的方法。选项通常有细微差别,通过仔细研究可以分辨出来,这对那些尚无确定把握的试题来说比较有用。
历史分析法是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来揭示不同因素在矛盾和问题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作用的分析方法。运用此法,可分析矛盾或问题的推动或制约因素,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测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这种方法在判断推理过程中常用。
结构功能分析法就是从系统的结构出发分析系统的功能。完形填空就是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来对结构不完整的材料进行补充完善的。要使一个结构发挥其正常功能,需要我们对结构本身应有的框架、层次、转折等进行快速反应,从而迅速找到对应的选项,使不完整的结构完整,使不充分的功能充分。这种方法在定义判断等题中具有明显的功用。
应对《测验》,考生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把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对社会问题进行历史的、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形成完整认识。既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要从局部来精研事实。既要综合考虑,又要分清主次。既要看到表面现象,又要明了深层意义。二是综合性原则。面对试题,首先要进行审题,搞清楚命题者的意图。然后认真读题,寻找其存在的规律。最合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正确的答案。三是协调性原则。《测验》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在120分钟内要完成135道试题,还包括填涂机读卡,必须要统筹把握,做好时间安排。在参考时间指导下,灵活机动地处理难题和易题的时间分布,保证又快又好地做题。四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考试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对症下药。公务员考试不需要想象和夸张,它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考试是检测个人潜能的重要方式,因而,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处理要理论结合实际,不只要有理论上的可行性,更要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从学科专业层面来分析,《测验》要考查考生文学、数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以测查应试者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潜能。为维护考试的公平性,《测验》通常涉及多个学科,一方面,使不同专业出身的同学都觉得有些试题对自己是很容易的,但另方面,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题目,以拉开差距,为竞争性选拔提供基础分数。
考试是社会个体获得声誉的重要途径,因此考试不能过于打击考生,那样会对考试产生致命的伤害。但也不能没有区分度,让大多数都考高分,科学、规范是命题的最基本要求。因而,试题的测试目标要明确,就是选拔合格的公务员。试题立意、情景、设问角度及方式要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试题表达要准确、简洁。试题中易题和难题比例要恰当,使较多数人能取得60分上下的成绩,但要进入下一轮考试,却只有优秀者才能脱颖而出。这样,公务员考试作为国家向全社会招收国家工作人员的考试,其社会性才能通过这种全社会各行各业、符合报考条件的人才的积极参与得到体现。以是,公务员考试到2005年底时取代高考和考研,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达到“和一个旅的人竞争一个岗位”。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由此得以实现。
落实到具体题型上,不同的题型测查的是考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主要是测查考生阅读、理解相关资料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等。包括阅读理解、听力理解等题型。
二、数量关系题主要是测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题型。(郭五林)
三、判断推理题主要是测查应试者的形象思维、图形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等题型。
四、常识判断题主要是测查考生是否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规则、定律、规律,是否能够运用最基本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五、资料分析题主要是测查考生是否能通过数据、图表等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思考和分析。
剖析了命题原理之后,我们随之对考生如何复习和应答进行指导。
考生在复习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本位法。即考生把自己放在考生的角度,通过大量的练习来使自己得到提高。这种方法我把它叫做参试法。这是此前绝大多数考生的复习办法。另一种是错位法,就是考生把自己放在命题者的角度,将一些基础知识加以组合、分解,演习命题者将会出题的方式,然后对推演出来的题型进行练习。这种方法我把它叫做自我命题测试法。
在多数《测验》培训中,培训教师都是以题型来练习,以实战演练为主要练兵方法。这是以变应变的方法,它的可取之处在于务实,考生一经培训即自感有明显提高。但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培训的明显弱点:命题者在不断变换新题型、新考法,以避免猜题、押题者侥幸得高分,怎么猜、怎么赶都跟不上的。考试本身就是命题者与考生之间进行的一场博奕,谁都在揣测对方并避免被对方猜中。所谓“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是也。教会考生当运动员,比教会考生当教练,那层次和水平显然要低得多。
经过长期的研究,在阅读了多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书的基础上,我提出用自我命题测试法进行复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众多的参考资料提出的常规方法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其效果特别明显。踩在别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当然就看得更远。我将各种《测验》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命题方式,以不同的材料加以推演,破解了《测验》命题秘密,自然也就发现《测验》的密码,可以比较容易地应对《测验》考试。特别是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些题型上效果显著。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上也有明显的效果。常识部分本来知识面极广,难以演练,但我通过对命题陷阱的设置分析给考生进行演讲,同样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测验》考试,如果仅从具体的试题练习方面来复习,靠熟能生巧的方式来提高,那将耗费考生大量的时间,而且考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说得尖锐一点,这种方法只能培养匠才,而无法培养将才。只有站在宏观的高度,从微观的地方入手,从源头开始探讨,对其流向进行预测性探索,我们才能对每一次不同的考试中出现的具体的《测验》试题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力克群雄,脱颖而出。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1年河南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复习专题
公务员教材中心: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火热销售中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