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正确的政绩观
201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已启动,笔试时间为4月21日,距离备考还剩22天复习时间,现阶段复习备考极为关键,广大考生万万不可怠慢。为考生能在2012年公考中拿到优异的成绩,湖北公务员考试网(http://ww.chinagwyw.org/hubei/)特发布一系列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考生需多做练习,以更多的了解公务员申论考试题型。 也可结合201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进行复习!
正确的政绩观
新闻发言人不避敏感话题,媒体报道直面热点难点,政府工作报告坦承“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正视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特点。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无论对征地拆迁、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突出”的定性,还是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的表态,政府工作报告丈量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指明了制度改善、改革推进的空间所在,更增添着人们对政府解决问题的信心。
就在两会召开前不久,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备受关注的PM2.5监测纳入新国标。据说,该意见实施后,将有2/3的城市环境不达标。然而,将“污染问题”置于“政府脸面”之上,体现的是对公众环保权益的尊重,凝聚的则是环境治理的合力。
两会前后的这些“问题逻辑”,契合了公众的普遍关注,也标注着中国的行进方位。在改革开放激流勇进30多年后,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遭遇的“烦恼”也与日俱增。一方面,新老问题叠加,长短期矛盾交织,国内外因素互联,伴随着社会转型,中国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另一方面,随着参与意识的觉醒和民主法治观念的增强,人们对社会矛盾问题带来的困扰和压力感受更明显,对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诉求和期待也更加强烈。
这也正如小平同志所言,“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确,若不是汽车社会的到来,PM2.5或许不会成为许多城市的难题;若没有城市化的推进,征地拆迁就不会有如此大的规模;若不是社会财富的蛋糕越做越大,公平分蛋糕的诉求也不会日益强烈。对于治国理政而言,原有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会“光临”;原来的阻碍搬开了,新的阻碍又会形成。只有从社会转型的特点出发,看待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不躲不闪,迎难而上,才能在正视问题中写好“信心答卷”,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获得更大发展。
事实上,中国的每一次迈步向前,无不是正视问题的产物。反过来,也正是对新问题的解决,才不断夯实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如果没有对急功近利等扭曲政绩观的警惕,就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如果没有城乡二元和乡村发展滞后的反思,就没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如果没有对转型期矛盾问题的洞察,就没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如果没有对社会道德建设的警醒,也就没有“学雷锋活动”的更加深入开展。
有公开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信心。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三农”问题、反腐倡廉……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民众期待的热点问题,可以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找到对策,可以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看到决心,也可以在“十二五”规划中看到部署。将社会的焦灼点变成党和政府的着力点,在直面复杂问题中提升执政能力,我们的信心将从中而来,新一轮的发展也由此开启。
推荐阅读: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维护社会稳定
公务员教材中心:2013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火热销售中
新闻发言人不避敏感话题,媒体报道直面热点难点,政府工作报告坦承“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正视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特点。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无论对征地拆迁、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突出”的定性,还是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的表态,政府工作报告丈量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指明了制度改善、改革推进的空间所在,更增添着人们对政府解决问题的信心。
就在两会召开前不久,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备受关注的PM2.5监测纳入新国标。据说,该意见实施后,将有2/3的城市环境不达标。然而,将“污染问题”置于“政府脸面”之上,体现的是对公众环保权益的尊重,凝聚的则是环境治理的合力。
两会前后的这些“问题逻辑”,契合了公众的普遍关注,也标注着中国的行进方位。在改革开放激流勇进30多年后,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遭遇的“烦恼”也与日俱增。一方面,新老问题叠加,长短期矛盾交织,国内外因素互联,伴随着社会转型,中国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另一方面,随着参与意识的觉醒和民主法治观念的增强,人们对社会矛盾问题带来的困扰和压力感受更明显,对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诉求和期待也更加强烈。
这也正如小平同志所言,“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确,若不是汽车社会的到来,PM2.5或许不会成为许多城市的难题;若没有城市化的推进,征地拆迁就不会有如此大的规模;若不是社会财富的蛋糕越做越大,公平分蛋糕的诉求也不会日益强烈。对于治国理政而言,原有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会“光临”;原来的阻碍搬开了,新的阻碍又会形成。只有从社会转型的特点出发,看待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不躲不闪,迎难而上,才能在正视问题中写好“信心答卷”,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获得更大发展。
事实上,中国的每一次迈步向前,无不是正视问题的产物。反过来,也正是对新问题的解决,才不断夯实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如果没有对急功近利等扭曲政绩观的警惕,就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如果没有城乡二元和乡村发展滞后的反思,就没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如果没有对转型期矛盾问题的洞察,就没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如果没有对社会道德建设的警醒,也就没有“学雷锋活动”的更加深入开展。
有公开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信心。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三农”问题、反腐倡廉……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民众期待的热点问题,可以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找到对策,可以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看到决心,也可以在“十二五”规划中看到部署。将社会的焦灼点变成党和政府的着力点,在直面复杂问题中提升执政能力,我们的信心将从中而来,新一轮的发展也由此开启。
推荐阅读: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维护社会稳定
公务员教材中心:2013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火热销售中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