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湖南 > 申论辅导 > 申论指导 > 正文

2012年国考申论备考:《求是》精选(十五)

2013-09-10 08:01:26 字号: | | 【 打印 】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普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用的有效途径与关键环节。我们要进一步将大众化的原则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之中,做到以“实”促“知”,以“知”促“信”,以“信”促“行”,以“行”促“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武装群众并转化为现实力量,前提是理论自身要“实”,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易知易懂易信的理论,提高自身的说服力、创造力、感召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创新理论样式,铺设理论与现实、群众和实践之间的桥梁,畅通连接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渠道。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们不相信。”原本来自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价值体系如果远离生活、高高在上,就不易被理解被认同,甚至会引起反感乃至抵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与民生诉求和社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既能科学回答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问题,又能很好解答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

  

  创新话语方式,注重通俗化形象化简明化,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纯朴的群众性语言。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要力戒“长、空、假”文风,力倡“短、实、新”文风,可谓切中要害。要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走出书斋融入人民大众的心灵。

  

  完善理论结构,注重层次性全面性,提高“落地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落地生根,在宣传时就必须注意层次性全面性,统筹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刚性要求与弹性要求,充分考虑并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将一般性的理论实在化、具体化,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沟通不协调、信息不对称、大而化之等问题。

  

  二

  

  载体形态的大众化,是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通道。要通过生动丰富的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并经由大众化的平台中介实现价值体系与人民群众的有效对接,让人民群众由“知”到“信”,由“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

  

  扩展载体渗透面,建立全方位、开放式的传播体系。以往的宣传教育,更多倚重于会场、讲堂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容易形成薄弱点和空白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拓宽原有载体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载体新阵地,积极运用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市民教育等活动,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来搭建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情景,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提高载体渗透度,使各种载体产品更加鲜活和接近大众。我们的宣传舆论工作,在内容题材上应力求接近实际,主动回应时代要求和人民诉求,切忌照本宣科、故作高深、无病呻吟;在形式语言上应力求平易亲民,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大主题”转化为群众急切关注和乐于接受的“小切口”,切忌假、大、空。打造的载体产品,要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感染,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来说明,用共享发展的事实作例证,用百姓信得过的榜样典型作引领。要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他们现实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

  

  增强载体渗透力,使方式方法更符合群众认知特点和规律。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突出,其交流交融交锋呈现出新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整合各种思想思潮,要求我们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正确处理引领社会思潮与包容差异、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应在多种形式手段的综合灵活运用中突出主题,在多样和声的烘托中凸显主调,把体现党和政府主张与反映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要结合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顺应信息接受与意愿表达渠道日益多样的条件背景,在舆论传播中坚持正确导向,在交流互动中统一认识,在比较竞争中主动引领,在信息服务中普及引导,努力实现自上而下的普及推广与自下而上的认知认同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靠理论上完善、方法上创新,更要靠实践来推进。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和政府的执政实践与执政能力建设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执政行为的性质和方向,具体执政行为又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党和政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服务之中,落实在各项政策和公共服务之中,防止出现具体政策及其执行结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现象。要引导人们从具体事情做起,立足本职岗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员干部的言行对百姓有着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众对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认同。实践证明,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言行不一”等问题,往往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造成很坏的影响。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就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廉洁自律;就要增强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就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执行者、形象代言人和实践楷模。

  

  强化机制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执行能力和实践效果。注重发挥法制建设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各种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完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进一步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执笔:魏联合  魏恩政)


 

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是最大的民生
(万宝瑞)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居民营养改善,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增强国民体质、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前提。1992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大会形成的《世界营养宣言》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维持人的营养状况良好是其精神和体格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目标。2006年,世界银行发表题为“重新将营养定位于发展中心”的研究报告,客观评价了食物营养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中提出,投资于农业并辅以确保人们获得所生产的食物的计划,是推动增长进而是减少贫困和饥饿的最大动力。当前,食物与营养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人类健康发展主题,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大力发展农业,保障食物安全,强化居民营养改善。

  

  一、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食物问题,始终把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等农产品基本自给的方针,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9年,我国总人口年均增长1.1%,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8%,粮食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我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6.5%左右的淡水资源,成功地解决了世界近21%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5亿左右。未来10年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实施扩大国内需求等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将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预期目标。这对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民生工程。全面小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食物供求基本平衡和膳食营养水平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3亿吨基础上先后跨上4个台阶,目前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5亿吨水平。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将提高到5.5亿吨以上,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食物生产将稳定增长,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预计为2200—2300千卡,其中谷类食物供能比重不低于50%,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80克左右。在耕地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影响加剧、国际食物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未来保障食物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增大。

  

  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针。近1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每年有近千万人口由农村转入城市,这既改变了城乡结构,又扩大了国内需求。城镇居民数量的快速递增,对食物的商品化生产、市场化供给明显加大,对优质安全的加工食品、方便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离土离乡进城安居,加快了农村耕地的流转和集中,致使食物生产方式发生新的变化,进一步转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

  

  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导向。全面小康生活,要求食物与营养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什么就吃什么”的食物增长方式,转而以“吃好、吃饱、吃得科学”为要求来指导食物生产发展,发挥市场在食物生产与消费结构中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逐步建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为此,需要调整农业发展导向,进一步探索营养需求和农业资源、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的优化配置方式,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从战略上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

  

  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是增强人民体质健康的重要物质保障。在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我国居民食物与营养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膳食不平衡问题却日益突出。在现有人口中,有相当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因营养过剩而引发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患病人数不断增多,并向低龄人群蔓延。在未能解决温饱的近3600万农村贫困人群中,由于宏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贫血、营养不良发病率仍然较高。因此,必须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营养结构,方能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稳步推进食物安全和营养改善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连续制订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这两部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国食物生产、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推动居民营养改善,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时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和观念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膳食过量,在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相当部分人认为,获取食物营养就是要多吃多喝,忽视了食物搭配与营养比例,“膏粱厚味,易伤脾胃”,膳食过量的结果势必是营养性疾病丛生;追求精细,部分加工食品过度追求精细,不仅使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丢失,还造成食物资源浪费;越贵越好,有人认为价格昂贵的食物必然营养价值高,殊不知,有些食物通过加工、包装等措施,增加了食物的成本,其价格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其实营养成分并没有变化。

  

  二是食物发展不适应问题。主要表现是,我国食物生产跟不上居民小康生活消费需要,通过营养需求引导消费和生产的发展方式尚未建立起来。部分食物的品种及品质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协调,特别是安全有保障、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识的优质食物比重较低。一些食用农产品存在农药、兽药超标现象,不少加工食品存在滥用添加剂等问题。少数地方食物生产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对食物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

  

  三是居民营养不平衡问题。在区域发展上,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致使食物消费水平较低。而在新兴城镇地区,居民生活方式变化较大,由于食物消费缺乏科学性,已成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营养性疾病高发地区。在重点人群中,孕产妇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依然是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群体对食物与营养的需求较为特殊,需要特别加以关注。

  

  四是食物与营养知识缺乏问题。实践证明,居民预防和控制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疾病,关键要掌握必要的营养知识和科学的营养理念。近些年来,由于营养与健康知识普及滞后,居民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都较低,使不同年龄段人群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社会上各种名目的请吃应酬等不良习俗普遍存在。营养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一些媒体对营养健康宣传不够全面,食品、保健品虚假广告误导较为普遍。

  

  三、切实采取措施促进食物安全与营养健康

  

  食物与营养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确保十几亿人口的食物安全供给和营养改善,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当前,做好食物安全和营养改善工作,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营养健康为主导,以安全卫生为前提,以质量效益为取向,扎实推进食物数量保障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膳食营养改善体系建设,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尽快把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提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持续提高食物与营养保障水平,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食物与营养工作作为关心群众、改善民生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强领导。要坚持食物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并重的发展方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稳定提高食物数量供给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要抓住人民消费升级和生活改善的有利时机,及时制订实施新时期国家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促进食物消费与生产均衡协调发展,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加快对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的立法,加强对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充分发挥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的重要作用。

  

  着力提升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综合发展能力。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是食用初级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生产发展的两大产业,是安全优质食物供给的源头。在农业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提升耕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加工业装备的改造和改进,不断开发新工艺、新设备,逐步提升食品加工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构建食物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市场营销、金融保险、安全监管等服务体系,提高食物加工配送能力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构建膳食营养改善体系。营养改善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应加快构建定期监测、营养干预、分类指导、引导消费的膳食营养改善体系,切实贯彻科学宣传、专业指导、个人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把膳食营养改善工作纳入公共卫生范围,通过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食品的生产以及方便加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的发展,努力做好重点优质食物产品的发展和重点地区食物安全供给、重点人群膳食营养改善工作。

  

  大力普及食物与营养的科学知识。通过政府主导和倡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引导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适量运动,大力提高全民健康饮食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能力。建议国家设立公众“营养日”,发布适宜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营养手册,倡导科学营养理念和膳食模式,推动健康饮食文化发展。有关部门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行业协会、学会和社会团体,开展食物与营养知识入户宣教活动。加强对各类媒体的监督管理,对有关营养健康的出版物和宣传品,实行专家审核制,确保营养知识传播的科学性、真实性。

  (作者: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学习工作化 工作学习化
(赵 忠)

 

  如何更好地处理抓学习与抓工作的关系,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既要努力防止和克服“忙于工作、疏于学习的事务主义”,“不学习照样可以干好工作的经验主义”,又要努力防止和克服“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空头主义”,“买书不读书、做样子装门面的形式主义”等现象,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工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学习水平。

  

  把握学习工作的统一性要求,实现两手抓、两不误。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知识以几何级数更新,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更多是开放式、动态式、融合式的学习。可以讲,不会学习的人就不会工作,学习不好就工作不好;缺少学习的工作必定是低层次循环,离开工作的学习必定是空洞无物的。因此,既不能只干工作而忽视学习,也不能只抓学习而脱离工作,必须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把学习当作工作来对待,树立学习与工作同等重要的观念,认清学习是工作的前提和准备,学习是为了工作,不能应付交差;学习是为了履职尽责,不能装点门面;学习是为了修身立德,不能作秀摆设。坚持把工作当学习看待、把工作当学问研究,紧紧围绕工作抓学习,通过学习促工作。要把工作作为学习成果来检验,学习有没有成效,要看对工作有无推动作用,看究竟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说到底,学习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看待学习效果,不能单纯看阅读了多少书,记了多少笔记,写了多少文章,还要放在工作实践中检验,看是不是学以致用。要把学习与工作联系起来思考,防止把学习与工作截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学习与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或缺。不仅要把工作纳入学习范畴,使工作的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而且要把学习融入工作实践,使工作的岗位成为学习的平台,以学习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学习的方式开展工作,以学习的成果促进工作,在学习中加强工作问题研究,工作中注重学习成果运用,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防止和克服“重视工作、疏于学习的事务主义”和以工作代替学习的现象。

  

  把握学习工作的互动性要求,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实践表明,学习与工作是一个人履职尽责的两个重要支撑点,二者既互相联结、互相贯通,又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不会学习、学习不好,就干不好工作;重干轻学、忙于事务,学习也不可能出成绩。对于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来讲,坚持用学习能力的增强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才能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要坚持围绕工作任务学,使学习成为常态。学习成常态,工作才能进状态。围绕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是我们每个人最经常、最便捷、也最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一个人一生中绝大多数的学习是在工作中实现的。注重盯着任务学,坚持以正在干的事情为重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切实把学理论同学科技、学管理、学业务结合起来,学习一切有利于履职尽责的知识,做到任务推进到哪里,相关学习就跟进到哪里,学习才能有长进、有成效。要注意从不必要的应酬交往中解脱出来,始终保持“三天不学习,说话没底气”的紧迫感,自觉以工作为载体深化学习,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要坚持把学习贯穿工作全过程,做学习有心人。实践处处是学问,关键要做有心人。要把执行每一项任务、完成每一项工作,都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在工作的不同阶段和环节,根据不同的任务特点和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信息和政策法规,做到工作推进一步,学习就跟进一步,同时注意及时总结,举一反三,探寻规律,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实效。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于担当,逼着自己学。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磨练,边干边学,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工作很急、任务很重,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越是这个时候学习越紧迫、体会越深刻,越要敢于担当、勇于面对,激发学习潜力,逼着自己抓紧学习,解决问题,坚持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习与工作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拓宽视野,增强本领,超越自我。

  

  把握学习工作的实践性要求,做到学为用、求实效。学习的来源是实践,动力是实践,目的也是实践。只有既提倡“俯而读、仰而思”,更提倡“起而做、躬而行”,不把学习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知”才能变成“行”,精神力量才能变成物质力量。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中,尤其要注意靠实践解决问题,靠实践深化学习,靠实践积累提高。要把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破解现实难题。用课题牵引学习,通过集体学习、共同研讨、相互启迪、集思广益,深入研究解决现实中的重大课题,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大学生干部教育管理、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等重大现实问题,切实在破解难题中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提高贯彻执行力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扎扎实实抓好每个学习计划、每个工作环节的落实,不断提高学习质量、深化学习效果。落实是最好的学习。我们抓学习、抓工作都需要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如果抓抓停停、时紧时松、忽冷忽热,就会缺乏连续性,落实就会变成落空。现在,我们在学习工作上,大都是年度有计划、季度有部署、月月有安排,关键是提高贯彻执行力。我们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又要有“燕子垒窝”的精神,还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要把总结运用经验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法,通过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充分发挥实践的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效益。善于学习就要善于总结,就要自觉养成思考问题、总结工作的良好习惯,坚持把开展每一次调查研究、撰写每一份重要材料、组织每一次大型活动、解决每一个棘手问题,都作为总结提高的过程,及时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
  (作者: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