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申论命题的创新之变
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已降下帷幕。此次考试中申论科目的命题变化之大、选题之意外、对考生的冲击力之强,相信参考的同学已切身感受。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kw.com.cn/)看来,此次命题特点如何?可以用古人看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的八字观感来概括:龙跃天门,虎卧凤阁。龙跃天门,即命题的主题选择、材料组织和题型设计是充满变化的,夭矫若龙,姿态像飞跃天门一样潇洒、难以捉摸;虎卧凤阁,即命题的思想导向、材料的核心内涵、评分的基本规则仍然保持不变,就像猛虎安卧凤阁中央一样平静沉稳。
不热之热--国考申论命题选材的滞后性与自复性
申论考前,人们最关心的是“会考什么热点”;申论考后,各界议论最多的又是“考了什么热点”。2013年国考副省级以上和市地级以下申论试卷均以“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具体切入角度则各不相同,省级以上侧重“文化遗产继承与弘扬”,市级以下侧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从选题方向来看,文化事业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安全保护都是长期性、经常性、普遍性热点,但热度不高,因为热点的关注度是同它出现的时机相关的,时效性更强的话题才有更高的关注度,也才可以说是热门的热点。
从选题时限来看,文化建设是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的热点,今年的考试才全面考察这一话题,显然在时效上出现了很大的滞后性,这是命题者规避考点预测的一个策略。
再从选题内容来看,建设文化强国、欲自立世界强国之林必先建成文化强国,是2012年国考副省级以上申论试题已经涉及的话题,今年的两套试卷均与这一话题有关,国考竟然重复自己,是让人极其意外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在2010年3月广西自主命题的省考申论中作为主题,此次却成为国考副省级申论的主题;对外文化交流,则是刚刚过去的“9·15”多省统一时间申论考试主题,命题间隔不过两月,竟然又成为国考市地级申论的一个重要论题,证明国考不仅在自我重复,也不回避与省考重复,这是前所未有的。国考命题的独特性、原创性至此被彻底颠覆,需要重新认识。
由此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国考已经打破了不考热点的定势,但其选择的热点仍然是偏冷门的话题。以往国考通常不考社会关注强烈、议论广泛的大众性热点话题,其总的选材取向是“避热就冷”,在众多时政、社会热点中选取相对冷门题材;历年国考申论考试的基本题材是新闻事件,但主流趋势是“反热点”、“反新闻”,不将最吸引眼球的事件作为材料,只将新闻事件作为背景,如党和国家召开某次会议,国家领导人到某地就某问题进行考察,透射出党和国家的某种政策取向,材料的主体是中外各种案例,并非热门新闻。例如,2009年国考申论考查“经济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问题,2010年考查“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2011年省、市两卷分别考查“黄河治理开发与弘扬黄河精神”、“农村教育文化”问题,这些均属于宏观层面、战略性质的国家大政方针问题,虽然是公共话题却不具有大众性,不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那种新闻。
唯一的例外出现在2012年。去年国考申论试题一反常态考查热门新闻事件,关注大众话题,副省级以上试卷“道德建设与文化强国”主题涉及地沟油、黑心食品、“最美妈妈”等社会热点,市地以下试卷“公共安全与防灾预警”主题涉及上海“11·15”特大火灾、公共交通、社区防灾救灾等大众热点,突破了以往国考命题不接地气、回避热点的定势,而呈现出直面社会热点、贴近百姓生活的新变化。但2012年的文化建设主题,与全国保增长、保稳定、创新社会管理、关注民生改善的主流关注并不吻合,仍然是偏冷门的,在准备热点进行复习时,需要注意这种非主流、非热门的长期、普遍性质的话题。
第二,国考命题具有滞后性,其选择的题材滞后于它成为“热点”的时间。从近两年真题来看,道德问题、安全问题虽然较热,但选择的事件多数已经淡出公众视线,从信义兄弟的舍生送款到上海的公寓火灾,均有1年左右的滞后期;从2013年的真题来看,所选问题和事件几乎没有时效性,如传统工艺的后继乏人、名人故居与民俗风情的保护和再现、“文化下乡”的举措、基层文化资源的匮乏、外来文化的侵袭,作为现象或措施,可以出现于任何时代、当代的任何时期,是经常性的、每时每刻都存在和发生的,并不算是新、异、广泛关注、吸引眼球的热点,因此,复习申论热点,重点还是要看带有方向性的理论和政策热点,而不是盯住具体事件。
第三,国考选题具有自我重复性,存在与往年真题、省考试题重合、撞车的可能。以文化建设为大主题,以“非遗”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为具体切入点,国考真题已经颠覆了我们对国考申论命题的认识,它已经没有那么纯、那么专、那么独特,不再是领先于人、独一无二和独树一帜的,相应地,继续参加国考的考生就要做好遇到重复式选题的准备。诸如江河湖泊的保护与开发、能源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曾经在国考和省考中作为重点、热点的重大题材,仍然有再次出现于国考申论之中的可能,精做历年真题,仍然是高效备考的不二法门。
作文之降与小题之升--蕴藏在国考题型中的申论评分增减之势
看本次国考两套试卷的压轴戏--试题即作答要求,我们也能感到非常直观和明显的变化。从严格意义上说,教育专家认为,小题在国考中已经不存在了,5道题全部顺序平行排列,都是大题,题号已经统一改为汉字,不再像以前那样第一大题设2道阿拉伯数字序号的小题;另一个最明显、最重要的变化是分值,概括阐释题近几年首次提升到了15分以上,应用文题型首次出现了一卷两题,作文题首次降到了35分,这样的升和降,是前所未有的,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客观性题型的比重上升了,主观性题型即文章写作的份量下降了,对通过客观性评分标准能够把握的概括、分析、归纳、演绎、综合能力的考察,已经超过了对于文字表达和文章写作能力的考察,前者更容易有客观标准来评测、衡量,后者就不容易量化评估,这透射出国考命题、阅卷更加追求能力测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通过逐一梳理省、市两套试卷的10个问题,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将其归纳为6类题型:
第一类:话语理解与阐释题型,副省级以上第一题,15分,特点是比以往的同类题型分值高出一半。
第二类:启示归纳题型,副省级以上第二题、市地级以下第一题,与以往相比,省级变归纳分析为单纯的概括,分值降低一半;市级变无为有,首次出现启示归纳题型,要求原则与做法相结合,做到条理清楚,分值20分,所占份量甚为吃重。
第三类:问题概括题型,市地级以下第二题,分值15分,同往年真题相比,主要变化是分值提升50%,重要性增强。
第四类:对策归纳题型,市地级以下第三题,分值10分,同往年相比,字数要求不变(300字),分值降低50%,表明此题的难度要低于问题概括,因问题更为分散和隐蔽,而法国的保护措施则较为集中和显见,主要是根据材料的显隐、题目的难易程度来设置分值的。以后未必会每次出对策题都这样设置低分值,较难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综合型对策拟制题,仍然可能设置为20分。
第五类:应用文拟写题型,副省级以上第三题旅游讲解稿、第四题宣传短文,市地级以下第四题培训讲座内容要点,分别涉及导游解说(口语体)、网站短文、讲座要点三种文体,且应用文题型在省级试卷中出现了两次,一卷两道应用文题,不仅为历年真题所未有,而且打破了“国考市地级下重执行所以重应用文考察”的习惯认识,副省级以上对应用文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六类:文章写作题型,省、市第五题,其主要特点,省级以上命题仍然沿用“就专家、学者、名人富有哲理内涵的话语引发思考”的立意提示形式,市地以下命题首次采用填空式半命题作文,即给出标题的首尾部分,要求考生自行填充主干部分,构成对文章主题的完整概括。综合起来看,省级命题形式保持了原有的难度,市地级作文比以往命题难度提高,标题拟得准不准,成了市级作文必须打好的第一仗。
由以上情况综合分析,本次国考申论的题型不折不扣的是一次淬火之变,命题者试图在题型和难度上突破自己,用新的题型、新的难度挑战考生,以新题的磨合给国考申论应对与研究带来新的冲击。
但这些题型虽然是新组合,分值上有新变化,但试题本身并无新突破,仍然为传统题型,因此可能的阅卷标准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对应的作答法则也无须大变。总体来讲,作答本次考试的试题和备考以后的国考申论,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更加注重应用文体裁的写作训练。两套试卷,出现了3道应用文考题,每道均有不同,要把握特点、差异化作答,取决于平时对应用文的全面学习、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一是要在体裁上注意区分,口语性的导游讲解和书面性的宣传短文行文用语必然有所不同;二是要在格式上注意区分,有明确对象、有使用场合的讲稿、短文,必定与只有内容要点的讲座提纲有所不同,前者要重格式,后者则可忽略格式;三是要在写法语气上有所区分,表述生动、内容通俗的讲稿、文稿与政府系统内部的培训讲座用稿,显然有内外之别,语气上的轻重、缓急、放松与紧张、平实与严谨,也要注意区分。多做应用文真题、多看应用文的写作资料,了解不同文体的写法,了解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规则,对于考试时答准、答巧、写好应用文是极其必要的。考生务必重视这方面的基础训练。
其次,继续注意答案的结构框架,保证条理性和逻辑性。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作答框架,但所有的问题都要具备清晰准确的结构框架,具备明畅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则是无可置疑的。前四道题目,每一个都要在整体结构、具体层次上进行深入思考、精心设计,以使结构框架符合评分标准要求。这也需要平时的大量真题训练,特别是做些名师的一对一指导和批改,具体了解什么是结构框架分,如何适应评分标准。
再次,作文要能联会申、有论有策,不可拘泥,不可空谈。两套卷子的作文题不约而同都要求联系实际,有思想性,不拘泥于材料,说白了就是提倡写陈述、评论与对策论证一体的“政论文”,而不要一段提出问题,二三四段就大段提出对策。省、市两卷的作文题又有各自的特点,省级作文有思想性要求,又从文化学者、作家的题词言论、题词说起,要求考生有更强的理解、引申和发散能力,要认识到“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实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沉淀,“石头”即岩画、文物、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遗产能够讲出岁月、讲出历史,展现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温家宝语),由此联系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趋势、国家政策,才能达到阅卷要求的思想高度。不可胶着于字面本身,也不可拘泥于材料中已经揭示到的较浅层次,要有较强的文化积累和理论政策储备与阐释能力,才可以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地议论风生,让思想的锋芒锐显。
而市地级以下作文题目,可说之处更多。其作答要求呈现出三个重点、亮点:
第一,用“填空造句”形式补充文章标题,打破了以往根据专家、学者某句有内涵的话展开引申、申发的命题模式。填空完成标题,需要根据全部材料的主题,选择一个最为恰当、宏观与微观最佳结合的角度补充到题目中,被补充的文句也是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同后文的“大放异彩”共同构成了论题。大放异彩有发展和弘扬两层意思,一是变得更强更好,一是变得更为世人所知。由于材料涉及面广,视野较宽,将论题选定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中国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弘扬”、“汉语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国家形象的发展和弘扬”,均是可行的角度。
第二,作答要求明确提出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这就将以往作文命题中的“不拘泥于给定资料”一条要求具体化了,指的素材即论据不限于给定材料的范围,而论证必须同生活感受相结合,这就对文章扩大论据来源、注重结合社会阅历工作经验、个人感悟思考和写作提出更高要求。显然,有独特思考的人,才能感悟更深、联想更多,写出更为优质的文章。
第三,题目还要求“切忌空谈对策”,显然是针对言之无物的对策罗列模式的文章而言,这为考生当前做题以及今后备考申论都提出了明确导向:议论文写作要有实例、有论据、有感受,有自己的智慧思考和理论储备,越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材料结合感悟、内容充实的文章,越能得到阅卷者的青睐,这也是作文题干中强调“内容充实”的用意所在。
今后考生要写好国考申论作文,需要注意以往国考考题“理论性高于新闻性”这个特点,例如2011年副省级以上试卷给定资料有关“发展黄河生态旅游经济”的内容,源出黄河文化研究学者昝胜锋的观点,2012年市地以下“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关于人类灾难的哲学思考”,源出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的学术随笔《四川大地震的哲学思考》,原始材料均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只有平时阅读过类似的论文和文章,才能深刻准确地理解给定资料,写出契合题意的文章。因此,国考考生还应拓宽阅读范围,在《新华文摘》、《南风窗》等杂志和《光明日报》、《学习日报》等报刊及其网站上查找、浏览涉及公共议题的学术论文、准论文式理论文章,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和观点,大量占有观点性、对策性资料,让自己的头脑更有深度、知识积累更有厚度,成为一个高于国考测查标准的人,才可能较为轻松地跨过笔试“跨栏跑”的栏顶线。
申论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3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不热之热--国考申论命题选材的滞后性与自复性
申论考前,人们最关心的是“会考什么热点”;申论考后,各界议论最多的又是“考了什么热点”。2013年国考副省级以上和市地级以下申论试卷均以“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具体切入角度则各不相同,省级以上侧重“文化遗产继承与弘扬”,市级以下侧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从选题方向来看,文化事业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安全保护都是长期性、经常性、普遍性热点,但热度不高,因为热点的关注度是同它出现的时机相关的,时效性更强的话题才有更高的关注度,也才可以说是热门的热点。
从选题时限来看,文化建设是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的热点,今年的考试才全面考察这一话题,显然在时效上出现了很大的滞后性,这是命题者规避考点预测的一个策略。
再从选题内容来看,建设文化强国、欲自立世界强国之林必先建成文化强国,是2012年国考副省级以上申论试题已经涉及的话题,今年的两套试卷均与这一话题有关,国考竟然重复自己,是让人极其意外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在2010年3月广西自主命题的省考申论中作为主题,此次却成为国考副省级申论的主题;对外文化交流,则是刚刚过去的“9·15”多省统一时间申论考试主题,命题间隔不过两月,竟然又成为国考市地级申论的一个重要论题,证明国考不仅在自我重复,也不回避与省考重复,这是前所未有的。国考命题的独特性、原创性至此被彻底颠覆,需要重新认识。
由此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国考已经打破了不考热点的定势,但其选择的热点仍然是偏冷门的话题。以往国考通常不考社会关注强烈、议论广泛的大众性热点话题,其总的选材取向是“避热就冷”,在众多时政、社会热点中选取相对冷门题材;历年国考申论考试的基本题材是新闻事件,但主流趋势是“反热点”、“反新闻”,不将最吸引眼球的事件作为材料,只将新闻事件作为背景,如党和国家召开某次会议,国家领导人到某地就某问题进行考察,透射出党和国家的某种政策取向,材料的主体是中外各种案例,并非热门新闻。例如,2009年国考申论考查“经济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问题,2010年考查“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2011年省、市两卷分别考查“黄河治理开发与弘扬黄河精神”、“农村教育文化”问题,这些均属于宏观层面、战略性质的国家大政方针问题,虽然是公共话题却不具有大众性,不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那种新闻。
唯一的例外出现在2012年。去年国考申论试题一反常态考查热门新闻事件,关注大众话题,副省级以上试卷“道德建设与文化强国”主题涉及地沟油、黑心食品、“最美妈妈”等社会热点,市地以下试卷“公共安全与防灾预警”主题涉及上海“11·15”特大火灾、公共交通、社区防灾救灾等大众热点,突破了以往国考命题不接地气、回避热点的定势,而呈现出直面社会热点、贴近百姓生活的新变化。但2012年的文化建设主题,与全国保增长、保稳定、创新社会管理、关注民生改善的主流关注并不吻合,仍然是偏冷门的,在准备热点进行复习时,需要注意这种非主流、非热门的长期、普遍性质的话题。
第二,国考命题具有滞后性,其选择的题材滞后于它成为“热点”的时间。从近两年真题来看,道德问题、安全问题虽然较热,但选择的事件多数已经淡出公众视线,从信义兄弟的舍生送款到上海的公寓火灾,均有1年左右的滞后期;从2013年的真题来看,所选问题和事件几乎没有时效性,如传统工艺的后继乏人、名人故居与民俗风情的保护和再现、“文化下乡”的举措、基层文化资源的匮乏、外来文化的侵袭,作为现象或措施,可以出现于任何时代、当代的任何时期,是经常性的、每时每刻都存在和发生的,并不算是新、异、广泛关注、吸引眼球的热点,因此,复习申论热点,重点还是要看带有方向性的理论和政策热点,而不是盯住具体事件。
第三,国考选题具有自我重复性,存在与往年真题、省考试题重合、撞车的可能。以文化建设为大主题,以“非遗”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为具体切入点,国考真题已经颠覆了我们对国考申论命题的认识,它已经没有那么纯、那么专、那么独特,不再是领先于人、独一无二和独树一帜的,相应地,继续参加国考的考生就要做好遇到重复式选题的准备。诸如江河湖泊的保护与开发、能源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曾经在国考和省考中作为重点、热点的重大题材,仍然有再次出现于国考申论之中的可能,精做历年真题,仍然是高效备考的不二法门。
作文之降与小题之升--蕴藏在国考题型中的申论评分增减之势
看本次国考两套试卷的压轴戏--试题即作答要求,我们也能感到非常直观和明显的变化。从严格意义上说,教育专家认为,小题在国考中已经不存在了,5道题全部顺序平行排列,都是大题,题号已经统一改为汉字,不再像以前那样第一大题设2道阿拉伯数字序号的小题;另一个最明显、最重要的变化是分值,概括阐释题近几年首次提升到了15分以上,应用文题型首次出现了一卷两题,作文题首次降到了35分,这样的升和降,是前所未有的,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客观性题型的比重上升了,主观性题型即文章写作的份量下降了,对通过客观性评分标准能够把握的概括、分析、归纳、演绎、综合能力的考察,已经超过了对于文字表达和文章写作能力的考察,前者更容易有客观标准来评测、衡量,后者就不容易量化评估,这透射出国考命题、阅卷更加追求能力测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通过逐一梳理省、市两套试卷的10个问题,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将其归纳为6类题型:
第一类:话语理解与阐释题型,副省级以上第一题,15分,特点是比以往的同类题型分值高出一半。
第二类:启示归纳题型,副省级以上第二题、市地级以下第一题,与以往相比,省级变归纳分析为单纯的概括,分值降低一半;市级变无为有,首次出现启示归纳题型,要求原则与做法相结合,做到条理清楚,分值20分,所占份量甚为吃重。
第三类:问题概括题型,市地级以下第二题,分值15分,同往年真题相比,主要变化是分值提升50%,重要性增强。
第四类:对策归纳题型,市地级以下第三题,分值10分,同往年相比,字数要求不变(300字),分值降低50%,表明此题的难度要低于问题概括,因问题更为分散和隐蔽,而法国的保护措施则较为集中和显见,主要是根据材料的显隐、题目的难易程度来设置分值的。以后未必会每次出对策题都这样设置低分值,较难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综合型对策拟制题,仍然可能设置为20分。
第五类:应用文拟写题型,副省级以上第三题旅游讲解稿、第四题宣传短文,市地级以下第四题培训讲座内容要点,分别涉及导游解说(口语体)、网站短文、讲座要点三种文体,且应用文题型在省级试卷中出现了两次,一卷两道应用文题,不仅为历年真题所未有,而且打破了“国考市地级下重执行所以重应用文考察”的习惯认识,副省级以上对应用文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六类:文章写作题型,省、市第五题,其主要特点,省级以上命题仍然沿用“就专家、学者、名人富有哲理内涵的话语引发思考”的立意提示形式,市地以下命题首次采用填空式半命题作文,即给出标题的首尾部分,要求考生自行填充主干部分,构成对文章主题的完整概括。综合起来看,省级命题形式保持了原有的难度,市地级作文比以往命题难度提高,标题拟得准不准,成了市级作文必须打好的第一仗。
由以上情况综合分析,本次国考申论的题型不折不扣的是一次淬火之变,命题者试图在题型和难度上突破自己,用新的题型、新的难度挑战考生,以新题的磨合给国考申论应对与研究带来新的冲击。
但这些题型虽然是新组合,分值上有新变化,但试题本身并无新突破,仍然为传统题型,因此可能的阅卷标准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对应的作答法则也无须大变。总体来讲,作答本次考试的试题和备考以后的国考申论,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更加注重应用文体裁的写作训练。两套试卷,出现了3道应用文考题,每道均有不同,要把握特点、差异化作答,取决于平时对应用文的全面学习、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一是要在体裁上注意区分,口语性的导游讲解和书面性的宣传短文行文用语必然有所不同;二是要在格式上注意区分,有明确对象、有使用场合的讲稿、短文,必定与只有内容要点的讲座提纲有所不同,前者要重格式,后者则可忽略格式;三是要在写法语气上有所区分,表述生动、内容通俗的讲稿、文稿与政府系统内部的培训讲座用稿,显然有内外之别,语气上的轻重、缓急、放松与紧张、平实与严谨,也要注意区分。多做应用文真题、多看应用文的写作资料,了解不同文体的写法,了解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规则,对于考试时答准、答巧、写好应用文是极其必要的。考生务必重视这方面的基础训练。
其次,继续注意答案的结构框架,保证条理性和逻辑性。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作答框架,但所有的问题都要具备清晰准确的结构框架,具备明畅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则是无可置疑的。前四道题目,每一个都要在整体结构、具体层次上进行深入思考、精心设计,以使结构框架符合评分标准要求。这也需要平时的大量真题训练,特别是做些名师的一对一指导和批改,具体了解什么是结构框架分,如何适应评分标准。
再次,作文要能联会申、有论有策,不可拘泥,不可空谈。两套卷子的作文题不约而同都要求联系实际,有思想性,不拘泥于材料,说白了就是提倡写陈述、评论与对策论证一体的“政论文”,而不要一段提出问题,二三四段就大段提出对策。省、市两卷的作文题又有各自的特点,省级作文有思想性要求,又从文化学者、作家的题词言论、题词说起,要求考生有更强的理解、引申和发散能力,要认识到“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实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沉淀,“石头”即岩画、文物、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遗产能够讲出岁月、讲出历史,展现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温家宝语),由此联系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趋势、国家政策,才能达到阅卷要求的思想高度。不可胶着于字面本身,也不可拘泥于材料中已经揭示到的较浅层次,要有较强的文化积累和理论政策储备与阐释能力,才可以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地议论风生,让思想的锋芒锐显。
而市地级以下作文题目,可说之处更多。其作答要求呈现出三个重点、亮点:
第一,用“填空造句”形式补充文章标题,打破了以往根据专家、学者某句有内涵的话展开引申、申发的命题模式。填空完成标题,需要根据全部材料的主题,选择一个最为恰当、宏观与微观最佳结合的角度补充到题目中,被补充的文句也是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同后文的“大放异彩”共同构成了论题。大放异彩有发展和弘扬两层意思,一是变得更强更好,一是变得更为世人所知。由于材料涉及面广,视野较宽,将论题选定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中国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弘扬”、“汉语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国家形象的发展和弘扬”,均是可行的角度。
第二,作答要求明确提出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这就将以往作文命题中的“不拘泥于给定资料”一条要求具体化了,指的素材即论据不限于给定材料的范围,而论证必须同生活感受相结合,这就对文章扩大论据来源、注重结合社会阅历工作经验、个人感悟思考和写作提出更高要求。显然,有独特思考的人,才能感悟更深、联想更多,写出更为优质的文章。
第三,题目还要求“切忌空谈对策”,显然是针对言之无物的对策罗列模式的文章而言,这为考生当前做题以及今后备考申论都提出了明确导向:议论文写作要有实例、有论据、有感受,有自己的智慧思考和理论储备,越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材料结合感悟、内容充实的文章,越能得到阅卷者的青睐,这也是作文题干中强调“内容充实”的用意所在。
今后考生要写好国考申论作文,需要注意以往国考考题“理论性高于新闻性”这个特点,例如2011年副省级以上试卷给定资料有关“发展黄河生态旅游经济”的内容,源出黄河文化研究学者昝胜锋的观点,2012年市地以下“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关于人类灾难的哲学思考”,源出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的学术随笔《四川大地震的哲学思考》,原始材料均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只有平时阅读过类似的论文和文章,才能深刻准确地理解给定资料,写出契合题意的文章。因此,国考考生还应拓宽阅读范围,在《新华文摘》、《南风窗》等杂志和《光明日报》、《学习日报》等报刊及其网站上查找、浏览涉及公共议题的学术论文、准论文式理论文章,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和观点,大量占有观点性、对策性资料,让自己的头脑更有深度、知识积累更有厚度,成为一个高于国考测查标准的人,才可能较为轻松地跨过笔试“跨栏跑”的栏顶线。
申论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3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