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改变社会管理的一些旧方式
日前,在面向各地基层干部的一次报告会上,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其江谈到“群众上访”问题时指出,对于伤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及时纠错补偿,“不要等闹大了再被动应对”。
这次报告会的背景是,中组部决定从今年5月起,用一年时间,在全国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此前,在今年2月,中央党校举行专题研讨班,主题也是社会管理,培训对象则是省部级官员。
自去年9月以来,在8个月时间里,中央高层三次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做出研究部署,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这显示党和国家对社会管理问题的高度关切,也足以表明建立社会管理新思维、新方式之于社会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解析】
当下,在每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也即被“闹大”的社会事件背后,都可以看到各种社会情绪相互激荡,各种利益主体或社会力量充满张力,社会情绪的一种紧张感、紧绷感,是能够为人们感受到的。
与以前相比,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冲突的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较少出现或较少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现在也大量出现。有时候,一些社会个体以激烈对抗的方式,宣泄对个人遭遇的不满,这种因个人原因而发生的冲突,往往会给社会带来震动,更增加了社会情绪的紧张感和不安感。
很多被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背后的问题只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不论古今中外,社会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利益矛盾和冲突都难以避免,而且因利益引发的矛盾,并非如其他类型的某些矛盾,是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和平理性方式解决的,一个社会应该有这样的日常机制制度。
“等闹大了再被动应对”的情况则表明,许多时候,一些地方基层是以事态发展的程度或事件影响的大小,来决定解决的方式和力度。京佳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很难说是社会管理的正常状态。应该看到,如果社会情绪有正常的疏导渠道,正常的利益矛盾解决机制真实且持续发挥作用,一些问题并不至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其反映的是正常机制制度的乏力或失效。
从更具体的层面说,一些地方基层过于迷信行政权力,法律规则受到人为阻挠,以及官员的任命与考核制度,地方基层承担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诸多职能,与其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权限之间的关系,等等,或许是形成“等闹大再被动应对”的原因,而根本问题仍在于调适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就社会管理而言,政府与民众是双向互动的,只有将社会利益主体视为平等的对象,充分关切并积极解决利益问题,保持权力行使的谦抑品质,利益博弈方式才不会极端化,社会管理才能趋向正常和理性。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xgw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