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评级机构的信誉千金难买
中国幼小的评级行业和机构要长成参天大树,还须在几个方面下苦功
8月3日,中国本土评级资信评估公司“大公国际”下调美国国家信用等级,这一举动比国际评级“巨头”标普公司提前两天,大公国际因此声名鹊起。然而,最近它又因给中国种业3A评级而陷入争议——媒体调查发现,中国种业这个注册资本金仅2亿的公司,盈利能力并不强,业务规模也很小。
为企业或国家信用评级是一件相当专业的事情,按理公众难以置喙,但大公的几桩评级,似乎与企业本身给公众的感觉很不吻合。此外,也有媒体在梳理过去一年来大公发布的企业信用评级,发现给出了数十个3A评级。其中的一些企业资质明显不够如此高级别的信用。
信用评级,本质在于信用二字,而信用就是要别人相信你的能力。无论是评级机构还是评级对象,当人们怀疑开始你的能力时,你的信用可能就会出问题。例如,在标普历史性下调美国国家信用评级引起全球金融动荡后,美国证交会却在最近要调查标普的行为是否有误导之处,原因就在于,三大评级机构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频遭诟病,以致市场怀疑,标普的举措不过是在舆论的压力下为自己受损的公信力进行补救。
标普等大牌评级机构的信誉积累已有近百年历史,尚且不能不顾忌自己的公信力,对于中国弱小或刚崭露头角的信用评级机构而言,公信力更是其生命之所在。目前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和机构存在的问题,包括信用观念不强、信用立法滞后、监管薄弱等,这使得信用评级机构尚未建立很强的市场公信力。同时,其评级结果与市场期望并不匹配,多数评级机构在评级技术、管理方式、营销手段等方面趋于一致,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等,都会制约中国评级行业的发展和评级机构影响力的扩大。
以大公国际为例,尽管其在2010年7月发布的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评级,被后来一些国家爆发的债务危机所证实,证明了其评级的预见性,此次对美国国债评级的下调,也早于标普,但大公的这些评级,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相反,标普一开口,引发市场巨震,这反映两者的影响力现在还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也说明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要走向国际还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本土评级机构不积累起声誉,滥用自己的评级权力,有可能会自毁长城。
信用评级机构最重要的是要独立、公正、客观与科学性,大公国际过去一年里给了企业那么多3A评级,我当然希望这些评级都是客观公正的,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即使有一些差错,也不是出于私利,而是由评级方法偏差造成的结果。但大公受到的质疑也表明,中国幼小的评级行业和机构要长成参天大树,还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苦功:
一是加强评级方法的研究,设计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独立和公正是建立在评级科学的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评级方法,信用评级机构不可能树立权威。因此,评级机构应在评级实践中,不断改进评级技术和提高评级业务能力。
二是评级机构必须力求在价值观上做到客观、中立和透明,没有这三项,其评级结果很难做到公正。而一个不公正的评级产品,其风险也将更大。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严禁政府干预评级活动。
三是大力发展评级机构,强化评级机构的竞争。只有竞争,才会带来效率的改善,竞争也会促使评级结果更趋客观。如果信用评级由几大机构垄断,那迟早也会产生一切垄断所具有的弊端。
评级机构被认为是世界的另一种强势话语权,话语权取决于公信力。包括大公国际在内,中国的评级机构,从一开始就要走正走好。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xgw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