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考试热点:“生态葬”需要时间也需要政策支持
一方面,是“天价墓地”屡遭质疑;另一方面,节地又低成本的生态葬却仍未被大多数人所接受。4月1日,记者从长沙市殡葬事业管理处了解到,从2005年至今,在该处所管理的金陵城市绿化墓园和明阳山福寿苑,选择生态葬的不超过600例。(《潇湘晨报》4月2日)
所谓“生态葬”,是指逝者的遗体火化后,通过草坪葬、花坛葬、树葬等方式处理骨灰,或者在骨灰堂(塔、廊)等骨灰集中存放处安放骨灰的新式葬法。联想到近年来备受公众诟病的“天价墓地”“天价殡葬服务”,这一新式殡葬方式不但节省土地,而且成本低廉,符合绿色环保的时代潮流,可谓利国利民利己,从理论上说,应该得到公众的欢迎才是。
但理论和现实之间,往往有着不小的距离。长沙市推行“生态葬”八年之久,却仅有600余名市民选择这一殡葬方式,就是有力的证明。在笔者看来,“生态葬”之所以遭遇这样的现实尴尬,一方面在于我们过于轻视了传统力量的强大;另一方面,在于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先说第一个原因,“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在中国延续千年,早已在国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要一朝改变,谈何容易。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惧于现实压力,自己的父母长辈去世以后,如果选择以这种方式进行安葬,生怕担上不孝之名。对于这个问题,除了继续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让更多人抛弃旧有思维,接受新式殡葬之外,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也许将其交给时间慢慢消化,不失为现实而理智之举。毕竟,随着社会更加崇尚科学,崇尚文明,接受“生态葬”的人会越来越多。
政府对“生态葬”支持力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新闻中看得出来,虽然“生态葬”相比于传统的殡葬方式成本低廉了很多,但还是要收费,要成本的。既然前面已经说过了,“生态葬”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土地以及其他资源,那么为何不能对这一新兴殡葬方式,给予更大的政策优惠呢?比如,给予推行“生态葬”的陵园或殡葬企业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以让它们降低经营成本,让利于民,进而吸引更多市民选择“生态葬”。除此以外,还可以对选择“生态葬”的市民或家属直接给予财政补贴,进而提高市民选择“生态葬”的积极性。
“生态葬”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政府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同时,再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假以时日,百姓头脑里潜在的抵触情绪慢慢“消化”,它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主流的殡葬方式,为多数人所主动选择。
课程: 红领决胜班 | 名师密训营 | 考前强化集训营 | 全程协议班 | 其他课程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辽宁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