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考试热点:被“逼”作假更值得反思
在作假盛行的今天,如何打假、杜绝作假实在是个难题。
黄瓜“避孕”是引发我思考的一个问题。有传闻说许多商贩卖的黄瓜都涂了“避孕药”。据业内人士说,是黄瓜生长时在其上面涂抹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人们买黄瓜时,一般都喜欢买带顶花、看上去既新鲜脆嫩又顺眼的。可自然生长的黄瓜不是每个都长得那么顺溜,顶花也很容易在采摘、运输过程中脱落。所以,不好看的黄瓜往往不好卖。一些菜农为了让黄瓜好卖且卖出好价钱,便给黄瓜用植物激素。
黄瓜“避孕”之事,对我们深入了解、探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十分普遍的作假行为产生的原因很有启示作用。
众所周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中生产者、经营者的“不二法则”。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其获取利益的必然选择。可以这样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考虑如何获利,政府考虑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如何保护守法者的合法权益,而如何让诚实、智慧、有利消费者及社会的生产、经营受到鼓励和保护,让有害于民、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受到惩罚,是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执行者及监管者的事。在此当中,消费者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毕竟,在很大程度上,厂家、商家是跟着消费者的“指挥棒”转的。消费者的口味、趣味、品味有形无形地引领着市场,也引导或诱导着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不能不承认,图便宜、求好看、爱虚荣、讲排场的“中国式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助长、纵容了厂家、商家的作假行为。许多消费品的作假掺假与消费者不顾客观实际,过度追求好看、好吃且贪图便宜不无关系。比如,近期媒体关注的水产品特别是干海参造假问题。据多家媒体披露,当今市场上的干海参有淡干、盐干、糖干三种。淡干海参是正常加工而成,最贵最“难看”,往往不好卖。而干海参的成本很高,售价太低就会亏本。为迎合爱买便宜货的消费者,一些不法加工者便在干制过程中,往海参中加盐和糖包括染色,以增加海参重量,让海参变得个大、好看且便宜,但海参的营养成分几乎丧失,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和诚信企业。所以,要让市场打假真有成效,就必须改变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状并铲除其根源及滋生土壤。
今天本版披露的造假现象,是发生在单位的“软件”造假问题,如统计、报表、文件、环评报告甚至学校课程表造假等。深究其因可以发现,它们与黄瓜“避孕”之事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民营企业的财会报表作假问题多年来已是公开的秘密。会计作假一般来说都是老板“逼”的,不作假就很可能丢了饭碗。在不作假账连其工作权利都可能丧失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守住底线,真得打个问号。老板又为何要作假账?这里不排除有人利欲熏心、通过作假账逃税避税以获取更大利润,但有没有由于税费过重、银行贷款条件太苛刻,不作假账、假报表企业几乎无法生存、资金匮乏难以支撑的问题?再比如,检查考核评比作假问题。政府部门包括学校、企业等各行各业名目繁多的检查、考核、评比,大都凭材料,即使有现场检查、考核也往往是提前打招呼。打过招呼再去“检查”,能查出什么真实情况?也可试想一下,如实上报、如实展示的单位,被评优的几率能有多大?
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假报表、假报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及贪污腐败催生的“蛋”。不解决催生、促生假“蛋”者的问题,假“蛋”能绝迹吗?
课程: 红领决胜班 | 名师密训营 | 考前强化集训营 | 全程协议班 | 其他课程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辽宁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