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范文:生态建设
“争”还是“让”
——论对待海洋的态度
“与海争地还让路,向山要粮山听遣”,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某地大搞围海造田时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多么的豪迈,多么的坚定,多么的不容置疑!就是在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的号召下,上万士兵和大学生用了四年时间开垦出了10多万平方公里的军垦农场。但是好景不长,在7年之后的一场台风不仅吞噬了这片土地,还吞噬了创造和耕耘它的人的生命。
通过这个悲壮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海洋,仅仅是有“争”的精神是不行的,还应该有“让”的态度。对待包括海洋在内的自然,我们首先应该有一种敬畏感。人类只是自然的一员,是被创造者,是自然规律的服从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尽管历史上有如此惨痛的教训,但是今天的围海造田的事件却不比上个世纪少。是什么让人如此胆大妄为,一个是由于人类太健忘,另一个是我们认为自己的力量已经很强大,已经今非昔比了。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的自信心在不停的地膨胀,对自然的敬畏感在日趋减少甚至消失。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到,以我们现在对的技术和力量,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渺小。以日本为例,作为科技在各方面都非常领先的发达国家,为了治理一个污染了10年的小小的濑户内海,用了整整30多年的时间。这30年日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牺牲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只知道“争”不懂得尊敬和谦让是野蛮和鲁莽的,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面对海洋的时候我们只能远观,只能望洋兴叹呢?历史上的“争”失败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争”的精神,摆出一副“与海无争”的逍遥态度呢?如果谁这样认为他就是在对人类发展可能性的否认,是一种消极厌世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态度。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和海洋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出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有“争”的精神。不过这里的“争”不是去争谁对海洋掠夺得快,掠夺得多,我们应该去争取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应该去争取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开发的海洋发展模式。“争”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我们奋发向前的动力,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争”的精神,调整“争”的内容和方法,以更加科学和理性的方式去“争”。
在面对海洋的问题上,“让”与“争”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让”是为了“争”得更多,这真是老子所言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争”是为了给让创造条件,只有“争”得了才有让的空间和资本。以荷兰为例,这个围海造田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的国家可谓是与海“争”得最多的国家。但是他们的“争”不仅没有造成家毁人亡的惨剧,而且还通过适度的退耕还海维护了海洋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荷兰之所以能够退耕还海恰恰是因为他们有了围海造田这个争的基础。
面对海洋我们是该“让”还是该“争”这是个问题,需要我们以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好让与争的辩证关系,从而达到“争”与“让”的高度统一。
整体化——解决海洋问题的新思路
一直以来对海洋的开发都是以陆地为依据进行划分,这是很不科学。海洋有它自己的特点,其中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海洋的整体性。它不像陆地可以一块一块的分开,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海洋的这个特点需要我们将海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改革开发以来,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不停地将各种权力下放到地方,尤其是经济发展方便的权力。对于海洋的开发和治理也不例外。权力的下放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发展的活力,使地方与地方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的格局,成为促使海洋开发的推助器。过犹不及,过度的权力下催生了海洋开发上的“诸侯经济”:大大小小的港口、电厂、渔场遍地开花。这样后果不仅仅是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更为严重的使是造成了一些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相互拆台的现象——把自己地区开发的污染转移到别的地区。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方面提出了“集中集约用海”的思想,把原来分散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打造一个产业集聚区,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半岛地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个想法固然是很好,但是要落实这个想法仅仅靠一些宣传,靠地方政府的自觉是不够的,必须要解决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权力分配的问题。要解决开发的权力配置问题打破地方分散经营海洋局面就要适当的回收权力,对海洋的利用中央应该进行适当的集权。由中央出面根据海域的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将地方政府从规划与执行者的双重角色转变为单纯的执行者。
要从整体上利用好海洋,仅仅是靠中央出面制定还规划是不够的,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们国家治理海洋污染呈现出“群龙闹海”局面——“海洋部门不上岸,环保部门不下海,管排污的不管治理,管治理的管不了排污”。我们必须对监管部门的职权进行调整,可以考虑由一些部门统一管理海洋的问题,设置专门的机构对海洋进行管理,避免推卸责任的情况,从整体上做好对海洋污染的监管。
在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海洋的周边环境。在这个问题上前不久出提出审议的《海岛保护法(草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该草案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把海岛和海岛周边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保护。这里面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岸带、珊瑚礁、红树林以及海域等等,陆地周边的环境对于海岛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保护和开发的海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从整体上全面的,综合的,立体的做好海洋的开发和保护,这样才能够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海洋的健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滴水放入大海就不会干涸……。海洋一直以来都是包容的象征,是净化能力的象征,是永恒的象征。但是如今,这纳百川之海纳的都是一些污垢却藏污纳垢,被称为不会干涸之海也在一步一步的减少。曾经蔚蓝的海洋现在开始变得浑浊,曾经广阔的海洋正一步步调变得狭小。
是什么改变了海洋在我们心目中亘古不变的容颜?是什么在破坏了海洋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什么在威胁到我们的海洋的健康?
是人类的贪婪!大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既有可供食用的鱼虾,也有可供欣赏的美景,还有可供遨游的航线……但是我们还想要更多!
是人类的短视!大海并不是不能提供更多给我们,而是需要以它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地提供给我们,而我们则想在却想着立即让大海倾其所有!
是人类的愚昧!我们认为我们掌握的了技术,就可以对大海为所欲为,我们以为大海是对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谁破坏了自然,自然就会报复谁,人类也不例外。多年的破坏是使海水不再清澈,鱼虾没有了,美景也没有了,好的空气也没有了;代替它们的是赤潮,海洋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以及海水的恶臭和由此引发的疾病。人类不得不花大力气开始对海洋进行维护和治理。以靠海吃海带的日本为例,由于缺乏长远规划,早年日本大量填海造地,并大力发展有运力优势的水泥、钢铁、炼油等高污染的行业。这些行业给日本带来了经济利益的同时,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现在日本政府不得不投入巨资治理环境,几十年的污染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治理。日本的教训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得不偿失,什么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但是我们看到,自以为聪明的还大有人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地方正在从走日本的老路,一些沿海的地方仍在大力发展造纸、制革、电镀等产业。还有一些地方则采取了转移污染的策略,有的把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农村,有的则转移到别的地区。这种鸵鸟政策带来的只会是资源的浪费,地区的冲突,城乡差距的加大和一如既往的更大更多的污染!
错误的发展观念是危及海洋健康的罪魁祸首。我们只有树立的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牢牢把握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进生产技术,这才是维护海洋健康的根本之道。
海洋是一面镜子,你要对她笑她也对你笑,你只是想占有她,掠夺她,她就抛弃你,报复你。让我们抛开贪婪自私和狭隘的态度,以奉献共享和包容的态度面对海洋。请相信,我们给海洋一个今天,海洋一定会还我们一个明天!
“后天”的拷问
——从哥本哈根会议谈起
据统计,上个世纪是近千年来最暖的100年,而最近30年又是其中最暖的30年。正因如此,2009年召开了被喻为“二战以来最重要国际会议”的哥本哈根气侯变化会议。尽管在中国等国家的斡旋下勉强达成了一个协议,这个会议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到现在我们还争吵不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类濒临灭绝边缘还如此执迷不悟?是我们的自私、狭隘与短视!在这个被媒体誉为以“拯球人类”为目标的会议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大度,而是狭隘,不是人类的空前团结,而是勾心斗角。
后天的拷问的是人类的合作精神。
搁置争议,端正态度,积极合作是唯一出路。人类必须清楚一点:面对气候变暖的问题我们是不可能隔岸观火、独善其身的,各国必须精诚合作。科技输出可以被封锁,战火可以因国界被隔绝,甚至瘟疫也可以通过阻断交通而控制,但是大气层的流动却无以阻挡。如果说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其它领域存在竞争的话,那么在气候问题上我们就应该只有合作没有竞争。很多人不是看不到这一点,而是舍不得自己的一点小利益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事情都在发生,在这个问题上全球的国家都应该搁置一切纷争加强合作。
后天拷问的是人类的包容心。
敞开心扉,摈弃私利,包容共享才能实现共赢,开创未来。很多发达国家一边唱着低碳高调,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要求减排,一边又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他们的价格高昂的新技术以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一方面大谈特谈发展空间以获得更多碳排放权利,一方面要求发达国家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整个会议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来一起讨论如何拯救人类,如何为地球为子孙万代承担责任的,倒是更像是来为自己捞取好处的。以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去承担起拯救人类的使命呢?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们要转变一些传统观念。
后天拷问的是人类的担当意识。
地球存亡,国国责任,人人有责。要强化责任意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应该把精力放在争论我们应该减多少上面,而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减少上面。此外还要突出分享精神。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他们应该有分享意识,不应该封锁技术,而应该低价甚至义务的地推广技术。发达国家应该端正态度,不要把分享技术动作当作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恩惠”,而应该把这件事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全球气候的变暖走在前列的发达国家是始作俑者,是最大的推手!发达国家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放弃争吵共度危机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今天就开始行动或许还有希望,难道我们真的要得到“后天”才知道后悔吗?
“后天”的拷问
——对气候变化的道德考量
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些生活水平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能源的大量消耗。自然界通过十几亿年形成的资源,可能被我们在几十年内开发并消耗殆尽。这些资源的消耗带来的是最近几十年全球的气温骤升,危及的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是什么是使人类如此肆无忌惮的地挥霍资源?有人认为是技术落后,还有人觉得是制度问题,有人认为是认识问题……,但是很少很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对资源的挥霍和道德有什么关系呢?
对资源的挥霍是是对人伦的破坏。中国文化中尤其注重子嗣的传承,《孟子》中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断子绝孙在我们的文化中是非常恶毒的诅咒。我们这么害怕个人断子绝孙,但是现在我们面临集体断子绝孙危险缺却茫然不知——资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正在使我们的子孙丧失生存的基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我们现在的挥霍的是我们人类得以延续的命脉。我们现在的浪费不再单纯是一个个人的行为的问题,而是对我们人伦的威胁和破坏,是一种丧尽天良的行为,我们将不再有天伦之乐。每一种生物都有延续种族的本能,只要力量能够达到,它们都会为自己种族的明天、后天的生存做准备,甚至牺牲。反观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为却违背作为生物的基本本能,我们现在说这些行为是“连畜生”都不如,还有人会反对吗?
对资源的挥霍是对他人权利的剥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这样的影响在环境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我在这里心旷神怡开着大马力汽车驰聘,很可能你就在那里愁眉苦脸对着烂在田间的农作物。对资源的使用已经不单纯的是个人的自由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有钱没有钱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道德的问题。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在慢慢形成,他们不差钱,但追求一种简约的低碳生活方式。我们不要小看这种民间的力量,要彻底的解决对资源的挥霍恰恰就是要让浪费可耻、低碳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占有和使用资源的人。
对资源的挥霍是对人类优良品德的挑战。首先对资源的挥霍是一种不必要的行为,它是一种虚荣,虚荣心的膨胀会使人越来越浅薄,越来越粗俗,使人丧失节制的美德。其次我们历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绝对不应该被看作是贫穷时候的无奈之举,它和贫富无关,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节约应该是一个人应有的品格。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传统过时了,并且理直气壮的说:我们都勤劳同时又节约,生产的产品卖给谁?经济怎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怎么提高?这是一种很庸俗、肤浅的论调。生活水平的高低和物质利益的多少是没有必然的关系的,消费也不一定要消费能源。我们读一本经典的图书不是消费吗?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去听一场音乐会一定比不上开着大排量的汽车去兜风更加不幸福吗?发展经济不一定要消耗能源,提高生活水平也不一定要消耗能源,我们不能为我们的奢侈找一些自己都不敢认同的借口。
我们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地球的匆匆过客,我们没有权利去挥霍地球留给全人类甚至全体生物的共同遗产。我们不仅要为子孙留下可供他们生存的资源和环境,还应该为他们树立道德品行方面的典范,为人类种族的延续尽到我们的责任。
——论对待海洋的态度
“与海争地还让路,向山要粮山听遣”,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某地大搞围海造田时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多么的豪迈,多么的坚定,多么的不容置疑!就是在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的号召下,上万士兵和大学生用了四年时间开垦出了10多万平方公里的军垦农场。但是好景不长,在7年之后的一场台风不仅吞噬了这片土地,还吞噬了创造和耕耘它的人的生命。
通过这个悲壮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海洋,仅仅是有“争”的精神是不行的,还应该有“让”的态度。对待包括海洋在内的自然,我们首先应该有一种敬畏感。人类只是自然的一员,是被创造者,是自然规律的服从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尽管历史上有如此惨痛的教训,但是今天的围海造田的事件却不比上个世纪少。是什么让人如此胆大妄为,一个是由于人类太健忘,另一个是我们认为自己的力量已经很强大,已经今非昔比了。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的自信心在不停的地膨胀,对自然的敬畏感在日趋减少甚至消失。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到,以我们现在对的技术和力量,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渺小。以日本为例,作为科技在各方面都非常领先的发达国家,为了治理一个污染了10年的小小的濑户内海,用了整整30多年的时间。这30年日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牺牲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只知道“争”不懂得尊敬和谦让是野蛮和鲁莽的,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面对海洋的时候我们只能远观,只能望洋兴叹呢?历史上的“争”失败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争”的精神,摆出一副“与海无争”的逍遥态度呢?如果谁这样认为他就是在对人类发展可能性的否认,是一种消极厌世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态度。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和海洋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出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有“争”的精神。不过这里的“争”不是去争谁对海洋掠夺得快,掠夺得多,我们应该去争取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应该去争取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开发的海洋发展模式。“争”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我们奋发向前的动力,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争”的精神,调整“争”的内容和方法,以更加科学和理性的方式去“争”。
在面对海洋的问题上,“让”与“争”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让”是为了“争”得更多,这真是老子所言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争”是为了给让创造条件,只有“争”得了才有让的空间和资本。以荷兰为例,这个围海造田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的国家可谓是与海“争”得最多的国家。但是他们的“争”不仅没有造成家毁人亡的惨剧,而且还通过适度的退耕还海维护了海洋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荷兰之所以能够退耕还海恰恰是因为他们有了围海造田这个争的基础。
面对海洋我们是该“让”还是该“争”这是个问题,需要我们以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好让与争的辩证关系,从而达到“争”与“让”的高度统一。
整体化——解决海洋问题的新思路
一直以来对海洋的开发都是以陆地为依据进行划分,这是很不科学。海洋有它自己的特点,其中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海洋的整体性。它不像陆地可以一块一块的分开,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海洋的这个特点需要我们将海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改革开发以来,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不停地将各种权力下放到地方,尤其是经济发展方便的权力。对于海洋的开发和治理也不例外。权力的下放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发展的活力,使地方与地方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的格局,成为促使海洋开发的推助器。过犹不及,过度的权力下催生了海洋开发上的“诸侯经济”:大大小小的港口、电厂、渔场遍地开花。这样后果不仅仅是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更为严重的使是造成了一些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相互拆台的现象——把自己地区开发的污染转移到别的地区。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方面提出了“集中集约用海”的思想,把原来分散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打造一个产业集聚区,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半岛地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个想法固然是很好,但是要落实这个想法仅仅靠一些宣传,靠地方政府的自觉是不够的,必须要解决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权力分配的问题。要解决开发的权力配置问题打破地方分散经营海洋局面就要适当的回收权力,对海洋的利用中央应该进行适当的集权。由中央出面根据海域的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将地方政府从规划与执行者的双重角色转变为单纯的执行者。
要从整体上利用好海洋,仅仅是靠中央出面制定还规划是不够的,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们国家治理海洋污染呈现出“群龙闹海”局面——“海洋部门不上岸,环保部门不下海,管排污的不管治理,管治理的管不了排污”。我们必须对监管部门的职权进行调整,可以考虑由一些部门统一管理海洋的问题,设置专门的机构对海洋进行管理,避免推卸责任的情况,从整体上做好对海洋污染的监管。
在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海洋的周边环境。在这个问题上前不久出提出审议的《海岛保护法(草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该草案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把海岛和海岛周边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保护。这里面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岸带、珊瑚礁、红树林以及海域等等,陆地周边的环境对于海岛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保护和开发的海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从整体上全面的,综合的,立体的做好海洋的开发和保护,这样才能够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海洋的健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滴水放入大海就不会干涸……。海洋一直以来都是包容的象征,是净化能力的象征,是永恒的象征。但是如今,这纳百川之海纳的都是一些污垢却藏污纳垢,被称为不会干涸之海也在一步一步的减少。曾经蔚蓝的海洋现在开始变得浑浊,曾经广阔的海洋正一步步调变得狭小。
是什么改变了海洋在我们心目中亘古不变的容颜?是什么在破坏了海洋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什么在威胁到我们的海洋的健康?
是人类的贪婪!大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既有可供食用的鱼虾,也有可供欣赏的美景,还有可供遨游的航线……但是我们还想要更多!
是人类的短视!大海并不是不能提供更多给我们,而是需要以它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地提供给我们,而我们则想在却想着立即让大海倾其所有!
是人类的愚昧!我们认为我们掌握的了技术,就可以对大海为所欲为,我们以为大海是对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谁破坏了自然,自然就会报复谁,人类也不例外。多年的破坏是使海水不再清澈,鱼虾没有了,美景也没有了,好的空气也没有了;代替它们的是赤潮,海洋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以及海水的恶臭和由此引发的疾病。人类不得不花大力气开始对海洋进行维护和治理。以靠海吃海带的日本为例,由于缺乏长远规划,早年日本大量填海造地,并大力发展有运力优势的水泥、钢铁、炼油等高污染的行业。这些行业给日本带来了经济利益的同时,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现在日本政府不得不投入巨资治理环境,几十年的污染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治理。日本的教训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得不偿失,什么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但是我们看到,自以为聪明的还大有人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地方正在从走日本的老路,一些沿海的地方仍在大力发展造纸、制革、电镀等产业。还有一些地方则采取了转移污染的策略,有的把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农村,有的则转移到别的地区。这种鸵鸟政策带来的只会是资源的浪费,地区的冲突,城乡差距的加大和一如既往的更大更多的污染!
错误的发展观念是危及海洋健康的罪魁祸首。我们只有树立的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牢牢把握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进生产技术,这才是维护海洋健康的根本之道。
海洋是一面镜子,你要对她笑她也对你笑,你只是想占有她,掠夺她,她就抛弃你,报复你。让我们抛开贪婪自私和狭隘的态度,以奉献共享和包容的态度面对海洋。请相信,我们给海洋一个今天,海洋一定会还我们一个明天!
“后天”的拷问
——从哥本哈根会议谈起
据统计,上个世纪是近千年来最暖的100年,而最近30年又是其中最暖的30年。正因如此,2009年召开了被喻为“二战以来最重要国际会议”的哥本哈根气侯变化会议。尽管在中国等国家的斡旋下勉强达成了一个协议,这个会议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到现在我们还争吵不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类濒临灭绝边缘还如此执迷不悟?是我们的自私、狭隘与短视!在这个被媒体誉为以“拯球人类”为目标的会议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大度,而是狭隘,不是人类的空前团结,而是勾心斗角。
后天的拷问的是人类的合作精神。
搁置争议,端正态度,积极合作是唯一出路。人类必须清楚一点:面对气候变暖的问题我们是不可能隔岸观火、独善其身的,各国必须精诚合作。科技输出可以被封锁,战火可以因国界被隔绝,甚至瘟疫也可以通过阻断交通而控制,但是大气层的流动却无以阻挡。如果说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其它领域存在竞争的话,那么在气候问题上我们就应该只有合作没有竞争。很多人不是看不到这一点,而是舍不得自己的一点小利益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事情都在发生,在这个问题上全球的国家都应该搁置一切纷争加强合作。
后天拷问的是人类的包容心。
敞开心扉,摈弃私利,包容共享才能实现共赢,开创未来。很多发达国家一边唱着低碳高调,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要求减排,一边又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他们的价格高昂的新技术以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一方面大谈特谈发展空间以获得更多碳排放权利,一方面要求发达国家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整个会议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来一起讨论如何拯救人类,如何为地球为子孙万代承担责任的,倒是更像是来为自己捞取好处的。以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去承担起拯救人类的使命呢?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们要转变一些传统观念。
后天拷问的是人类的担当意识。
地球存亡,国国责任,人人有责。要强化责任意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应该把精力放在争论我们应该减多少上面,而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减少上面。此外还要突出分享精神。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他们应该有分享意识,不应该封锁技术,而应该低价甚至义务的地推广技术。发达国家应该端正态度,不要把分享技术动作当作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恩惠”,而应该把这件事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全球气候的变暖走在前列的发达国家是始作俑者,是最大的推手!发达国家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放弃争吵共度危机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今天就开始行动或许还有希望,难道我们真的要得到“后天”才知道后悔吗?
“后天”的拷问
——对气候变化的道德考量
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些生活水平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能源的大量消耗。自然界通过十几亿年形成的资源,可能被我们在几十年内开发并消耗殆尽。这些资源的消耗带来的是最近几十年全球的气温骤升,危及的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是什么是使人类如此肆无忌惮的地挥霍资源?有人认为是技术落后,还有人觉得是制度问题,有人认为是认识问题……,但是很少很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对资源的挥霍和道德有什么关系呢?
对资源的挥霍是是对人伦的破坏。中国文化中尤其注重子嗣的传承,《孟子》中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断子绝孙在我们的文化中是非常恶毒的诅咒。我们这么害怕个人断子绝孙,但是现在我们面临集体断子绝孙危险缺却茫然不知——资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正在使我们的子孙丧失生存的基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我们现在的挥霍的是我们人类得以延续的命脉。我们现在的浪费不再单纯是一个个人的行为的问题,而是对我们人伦的威胁和破坏,是一种丧尽天良的行为,我们将不再有天伦之乐。每一种生物都有延续种族的本能,只要力量能够达到,它们都会为自己种族的明天、后天的生存做准备,甚至牺牲。反观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为却违背作为生物的基本本能,我们现在说这些行为是“连畜生”都不如,还有人会反对吗?
对资源的挥霍是对他人权利的剥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影响,这样的影响在环境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我在这里心旷神怡开着大马力汽车驰聘,很可能你就在那里愁眉苦脸对着烂在田间的农作物。对资源的使用已经不单纯的是个人的自由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有钱没有钱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道德的问题。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在慢慢形成,他们不差钱,但追求一种简约的低碳生活方式。我们不要小看这种民间的力量,要彻底的解决对资源的挥霍恰恰就是要让浪费可耻、低碳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占有和使用资源的人。
对资源的挥霍是对人类优良品德的挑战。首先对资源的挥霍是一种不必要的行为,它是一种虚荣,虚荣心的膨胀会使人越来越浅薄,越来越粗俗,使人丧失节制的美德。其次我们历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绝对不应该被看作是贫穷时候的无奈之举,它和贫富无关,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节约应该是一个人应有的品格。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传统过时了,并且理直气壮的说:我们都勤劳同时又节约,生产的产品卖给谁?经济怎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怎么提高?这是一种很庸俗、肤浅的论调。生活水平的高低和物质利益的多少是没有必然的关系的,消费也不一定要消费能源。我们读一本经典的图书不是消费吗?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去听一场音乐会一定比不上开着大排量的汽车去兜风更加不幸福吗?发展经济不一定要消耗能源,提高生活水平也不一定要消耗能源,我们不能为我们的奢侈找一些自己都不敢认同的借口。
我们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地球的匆匆过客,我们没有权利去挥霍地球留给全人类甚至全体生物的共同遗产。我们不仅要为子孙留下可供他们生存的资源和环境,还应该为他们树立道德品行方面的典范,为人类种族的延续尽到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