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山东 > 申论辅导 > 申论指导 > 正文

新华网评:不去“惯性” 作风难改

2013-11-21 03:06:52 字号: | | 【 打印 】
中央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颁布实施后,各级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的规定。从各地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看,条文都十分具体,开会明确到不摆花草,不挂横额,报道细致到稿件多少字、时长多少分钟。
  具体才好执行,才好“对号入座”,避免把“经”念歪,搞所谓“原则上”、“下不为例”的通融与变通。但具体只是为执行到位提供了依据,并不意味着这些规定一定就能不折不扣地落实,能坚持下去,而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束之高阁。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长时期的机关运行已经形成了惯性,包括“心理惯性”和工作“程式惯性”。改变不良的工作作风,就像用惯了刀叉换成用筷子,要改变过来并非易事。以领导调研考察为例,本来为的是听实话,察实情,以往不少地方却习惯于事先安排布置,以至于出现在贫困户家里摆着借来的彩电冰箱,农村阅览室安排干部冒充村民看书,担心领导随机访察,把经过线路田头干活的群众也换成乡镇干部诸如此类的荒唐事。
  因为这样的“惯性”,一些领导不念讲稿便不会说话,不开会就不懂抓工作,不前呼后拥就感到不舒服。推行新的工作方法之后,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极有可能会成为恢复旧例的借口。比如没有了警车开道,就可能会遇到堵路;逢年过节,不迎来送往,“基层”会“抱怨”不关心群众;领导调研检查,负责人情况不熟被领导问住,闹了笑话,下次陪同人员就层层加码,不愿再轻车简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克服工作惯性,关键还在提高认识。中央的规定出台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表明群众对不良作风的种种行状深恶痛绝,对扭转这种风气期待殷切。这些规定就是为了让领导干部扎进群众中,拉近与群众的感情,感受群众的喜恶好怨,明了得失,改进工作。正如有的领导干部所感慨的,现在当官当到县委书记,就很难直接听到群众的大实话了。脱离群众使得对群众疾苦的痛感、对不良现象的恶感严重钝化。试想,领导每次出行,都是警车开道,呼啸而过,又怎么能体味普通群众每日承受的堵车之苦?这些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堵车现象比较严重,变成所谓的“堵城”,原因固然有车辆增加、道路设施不健全、市民素质亟需提高等等,但与领导出行动辄警车开道,没有感同身受,不将此作为当务之急不无关系。
  沉疴欲起需重药,快刀方能斩乱麻。改进作风,除积弊如起沉疴,难免会有不适甚至阵痛。从某个角度,它不啻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挑战。各地一定要真正领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精神,毕竟在实际工作会遇到各种情况,制定的规定再详尽,也不可能包罗万象,难免百密一疏,吃不透精神,摆脱不了工作惯性的影响,就有可能使得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变形走样,得其皮毛,忘其根本,难以持之以恒。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