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山东 > 申论辅导 > 申论指导 > 正文

公务员申论考试技巧总汇

2013-06-15 12:26:11 字号: | | 【 打印 】
  申论是一门什么样的考试
  申论的主旨
  申论是体现公务员岗位的需求,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它首先是为竞争上岗而进行的考试。应试者必须在考试中体现出具有符合岗位需要的较强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表现在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由于申论模拟了公务员日常工作的性质,应试者在考试时首先应该具有鲜明的角色认定,即我是一个公务员!也就是说,在考场中的应试者不是学生、不是公司职员、不是任何其他身份的人,而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公务员。在这里,山东公务员考试专家组特别介绍公务员申论考试技巧总汇,其中主要介绍概括主要内容类型题的含义及解题技巧作为公务员的应试者必须:(1)体现政府行为;(2)切实解决问题。政府行为,应该是协调政府各部门共同做好工作,使百姓生活安定,社会各项工作稳定发展。而体现政府行为的关键在于切实解决问题。
  申论考察的目标非常明确,也正因为申论考察目标的明确性,相对而言,申论考试有比较固定的试卷形式,结构比较规范。其一般形式是给出一段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资料的基础上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对策、就某些问题或对策进行论证。大体说来,申论考试在卷面上主要包括“注意事项”、“资料/材料”和“申论要求”三个部分。而“申论要求”一般涉及概括、对策、论证三个方面的内容。
  申论的特点
  综合分析几年来中央、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不难看出,申论考试具有三大特点,即(1)考试所给定的资料具有极大的广泛性;(2)关注中观问题;(3)考试所要求提供的对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1)给定资料的广泛性
  给定资料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材料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一个材料本身涉及的层面也很复杂,测试的内容不会对某一专业特别倾斜。
  (2)关注中观问题
  申论材料关注的往往是一些中观问题:即那些涉及千家万户的焦点或热点问题,是有一定的影响范围、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像环境污染、网络、生产安全等等这种有一定影响范围、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
  (3)所提的对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的两个主要的基本要求,认识和抓住了这两点,才算是真正领会了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了答题的突破口,从而能够高屋建瓴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
  申论命题趋势分析
  通过六年的申论考试试题分析,尤其是近两年申论试题,在命题上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1)倾向于使用综合型材料
  从资料反映情况的性质上来看,有单一型和综合型两种情况。单一型材料是指给定资料的性质比较单纯,或者是教训资料,或者是成绩资料。综合型材料是指给定资料既有正面资料也有方面资料,既可以总结教训,也可以总结成绩。综合型材料是后来才出现的类型,所给信息量大,涉及面更广泛,出题的余地更广泛,所以从发展趋势上看,综合性材料复现的比率会更高。
  (2)要求从分立式转向综合性
  分立式试题对受试者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应试者各个单项的能力。综合性试题使对受试者的整体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测试,它可以全面考察应试者的能力。前三年的申论试题都是通过概括、对策、论述这三个题,分别考察应试者的分析概括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而后两年的试题多是综合性的。一个题中可能要求应试者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能力。
  (3)阅读难度在增加
  给定资料的分量越来越多,就资料形式来说,以资料汇编形式为多,也无形中加大了阅读的难度。
  申论应试的三个原则
  (1)明确申伦的主旨。
  (2)明确角色认定。
  (3)按照要求答题。
  山东公务员考试专家组为各位应试者介绍申论中的常见失误:
  一、违背客观公正原则。
  二、违背申论思路顺序。
  三、违背申论表达要求。
  四、技术性错误。
  复习中应避免的三个误区:
  (1)不要忽视、轻视考前复习准备工作。
  (2)不要认为上培训班或看辅导书能解决一切问题。
  (3)不要形成一些惯性思维
  申论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
  申论试题一般提供1500字左右的材料(近两年材料文字有增加的趋势),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的材料会更多一些,有时会达到4~5千字,要求考生在40分钟内阅读完毕,从而为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及展开论证做好准备。在40分钟内阅读这些材料文字,从表面上看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要把握材料的全部内容,尤其是材料所蕴涵的意义也是不容易的。如果不把握材料全部内容和其所蕴涵的意义,那么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展开论证就有可能偏离方向。因此,阅读材料也是申论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切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阅读材料的技巧。
  一、阅读理解容易出现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阅读理解”最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审题不准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以下三种同样是提出方案部分的试题要求,第一种要求是:“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种要求是:“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谈(30分)。要求:①意见合理,具体可行;②条理清楚,语言简明;③字数不超过300字。”第三种要求是:“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分析形成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析要有条理,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看出,第一、二种与第三种要求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前二者要求应试者假设自己是具有特定身份的国家工作人员(如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或某一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而第三种没有这一要求。很显然,就算面临同一问题,不同身份的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肯定有着较大的不同,而对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务员,所提方案应该具有特殊的内容。如果应试者审题时没有把这一点弄清楚,势必会对其考试得分产生较大的影响。
  (2) 粗枝大叶
  出现这个问题的,应试者往往是因为阅读不细致而把所给资料的内容弄错,比如把资料中的一些概念、名称搞错、搞混,以致于在运用资料时张冠李戴,有时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当然其考试得分就会很低,甚至为零。
  这一问题更容易出现在那些个性粗放的应试者身上,因此,如果应试者自己觉得平时做事就有粗枝大叶的毛病,就应该特别留心,在阅读理解时,尽可能小心,必要时可用铅笔在关键部分作些记号,把重要的内容标出来,以便在作答时能够较快较准地找到所需资料。
  (3) 不讲技巧
  阅读技巧是有讲究的,有些应试者由于不懂阅读技巧,不知道如何将通读与精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未能通过阅读为概括、提出方案以及方案论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申论测试资料中提供的材料并不是字字句句均有用,有些材料在写作时并不一定要用上。因此作为应试者,应该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不一定都要逐字逐句地读,避免既浪费了时间,又没能抓住要点,影响以后的作文环节。
  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来加以提高的。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些常见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其培养方法。
  拿到申论试卷,首先看完注意事项,接下来就是一大篇文字资料,要解题,就要阅读这篇文字,这是前提。只有阅读完了,阅读好了,阅读透了,才能了解文意,理解其中的思想,掌握其中的信息,也才能着手去写,去形成文字来传达自己所领悟的精神主旨。那么,怎样才算阅读好了,阅读透了呢?这就对阅读本身有个能力要求,要求有对文字的认读理解和把握能力。这一能力在整个作答过程中是基础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针对申论考试对理解能力的要求来谈谈考生需要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怎样来培养这种能力。
  (一) 认读能力及其培养
  认读能力是阅读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缺乏这种基本能力,阅读就无法进行,因为阅读是借助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进行的。培养这种能力,旨在积累语言文字的感性材料。
  认读能力,就是认字、读字、识词的能力,即通过文字符号的认读和词义的感知,来了解字词所包含的意义和表达的内容的一种能力。就学习语文和学习写作的程序来说,也是从认字、识词、造句开始,然后进入写作、创作的阶段的。就一篇文章和一部作品而言,字是组成词的因素;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句是组成段落的基本部分。因字组词,以词成句,合句成段,缀段成篇,形成有组织的书面语言——文章或作品。鉴于此,阅读中培养认读能力,这不仅是一个人语言文字修养的表现,而且也是阅读的基本功和写作的基本功所在。汉代思想家王充说:“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刘勰也说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就是说,字、词、句按照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才能组成篇章,这就强调了字、词、句在文章中的基础作用,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就不能忽视认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认读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认识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这种阅读从字词入手,扫清阅读中有关字词的障碍;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和词义的理解,能读懂读通一篇文章,从而积累语言的感性材料,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认识性阅读,着重字词能力的训练,是阅读的积累和感性阶段,是整个阅读的基础。
  据统计现存汉字约6万多个,用这些字组成的词则难以统计。汉字数量之多,汉语词汇之丰富,汉语的精确与优美,在全世界语言中是屈指可数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认识2700汉字,则可以阅读一般文章;掌握3000~4000汉字,则可以从事于写作了。所以,要学好汉语写作,首先就必须学会汉语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二)理解能力及其培养
  理解能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所谓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深化。阅读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诸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
  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为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离开了思维,理解就无法进行,例如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理解文章的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就必须把整体分解为局部,把集中的内容分散理解,这就是分析;然后又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这就是综合;就必须由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这就是概括;就必须由此及彼,温故知新,这就是联想。分析、综合、概括、联想等,都是思维能力在阅读中的表现。所以,阅读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阅读中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就以分析、综合而言,从分析到综合,既是阅读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消化过程,也是阅读中思维活动的整体性表现。通过分析与综合,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对文章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与理解。
  如何培养理解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理解性阅读的基本训练。理解性阅读又叫分析性阅读,它是以理解文章全部内容为中心的一种阅读活动,是认识性阅读的必然延伸,是阅读的理性阶段。古人云:“善读者,始熟读而明其章句,继融会而究其义蕴”,这反映的就是理解性阅读。认识性阅读可“明其章句”;理解性阅读则“究其义蕴”,要求从文章的立意构思、篇章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技巧等多方面入手,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培育理解能力,可以训练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 评论能力及其培养
  评论能力,是指对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品评的一种能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作中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力,而且也是阅读的各种能力中较高的一种能力。
  写思想评论、政治评论、文艺评论、学术论文、报刊社论需要评论能力,就是写说明文、应用文也需要这种能力。评论能力,除了对自己的思想水平、专业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进行锻炼之外,还必须通过阅读进行培养。
  怎样培养评论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评论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评论性阅读是对文章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是对文章作品进行正确评论,提出自己见解的阅读。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理解性阅读,是偏重于对文章作品的全部内容、作者的观点及作者所介绍的知识的一种阅读。但阅读的目的不只是理解,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作品的鉴赏,受到启发和教育,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为达到此目的,就必须由理解性、鉴赏性阅读上升到评论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论性阅读的不同点在于:前二者多偏重于形象的直觉,是以理解文章作品内容并对文章作品进行鉴赏为目的的,其对象主要是作品本身,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趣味;后者多侧重于理性的认识,主要在于识别文章作品的价值,对其进行全面、深入、正确的评价,要求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加以论述。
  在评论性阅读中,读者既可以评价作者的思想、作品的内容,还可以评价作品的形式、作品的技巧或总结写作中的经验与规律。它是训练理解、鉴赏、评论,乃至创造等多种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在这种类型的阅读中,阅读者为了培养某种能力,在选择文章作品进行阅读时,必须有强烈的针对性,针对某种既定的目的进行训练。
  总结概括能力
  一、总结概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多年的试卷分析,我们发现考生在“总结概括”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概括分类混乱
  部分应试者在概括分类时,内在逻辑不清,当然这也反映了阅读不够细致的问题。
  (2) 概括不够深入
  不能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升华,只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作文章,或者只是就事论事做表面的文章。说明理论水平与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较差。
  (3) 材料驾驭不好
  有的应试者概括部分的答卷只是概括一部分材料,不能驾驭全部材料。
  (4) 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有的答卷也能找出几个问题,但是不能进一步深入分析,找出相互之间有机的联系,说明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5) 概括表述不畅
  因为有的应试者基本功较差特别是文字水平较差,结果在概括中概念混乱,语言罗嗦,错误和病句较多。
  二、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应试者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留心:
  (1) 概括的角度要准确
  叙述的角度,就是作者以哪种叙述的口吻、身份在文章中出现。只有按照题目给定的身份和角度,才能准确概括主要问题,恰当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方面无需赘述,但考生必须认真注意。因为在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出现过这方面的问题。
  (2) 概括的要素要清楚
  叙述要素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其中,人物和事件是叙述的核心,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有中心、有实体。在叙述中,它们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时间和地点是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环境和舞台,对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通常的叙述中要将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但有时也可以适当地省略。原因和结果是事件的起讫点,有了这两个要素,叙述才完整、交代才清晰。在这些要素中,交代时要简略,要突出其与人物、事件、中心的联系的一面,而对人物和事件,则要进行细致的叙述,因为这二者是叙述的核心、重点。
  (3) 概括的顺序要合理
  材料有了选择和加工,要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表现主题或中心,还需要一定的顺序来组织,这样,才会给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感觉。安排得巧妙,还会产生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申论作文的写作可以以时间为序,也可以以空间为序。
  (4) 概括的主旨要突出
  对于一般的写作,中心主旨要鲜明突出。在概括时,要处处从表现中心主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叙述、如何确定繁简重点等,这已属于整篇文章的构思。要构思好一段概括材料,应该学会如何运用线索来选择、组织、加工材料,怎样通过线索的穿插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纲举目张,更好地表达中心。
  (5) 概括时详略要得当
  哪些材料该写,哪些材料不该写;哪些地方该详,哪些地方该略;哪些环节要叙述得快,哪些环节要叙述得慢,这种选择与剪裁的艺术,是写文章高下、成败的关键之一。无论写哪种体裁的文章,如果没有主次,不讲详略,像记流水账,平均使用笔墨,就会失掉吸引力。详略处理的标准,不同的题材,文体虽有所不同,但概而言之,都要符合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的需要。当然,对文体的容量也得注意。要紧扣中心内容选材剪裁,务求集中笔墨,把主题思想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出来。
  (6) 概括的线索要明晰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每篇文章都要有一条主线,把相关材料联接起来,从而统贯全篇,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使读者对文章有个清晰明了的印象。
  解决问题能力
  一、解决问题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综合考生的答卷,我们看到提出合理方案部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方案缺乏针对性
  方案缺乏针对性意味着应试者没有抓住要害,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其原因是没有对材料反映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理解、概括、综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当然也就无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2) 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有的应考者不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大谈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结果虽然提出了方案,却一点也不实用。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应试者忽视了申论考试的特殊要求。
  一是提出的对策缺乏可行性。有些答卷所提出的对策不能说不对,但往往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或者是大而空,或者是长远的规划,缺乏对现实问题的针对性。从这一点来说,这样的对策既缺乏针对性,又缺乏可行性。
  二是所提出的方案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合情,是指合乎国情与实际的情况;合理,是指合乎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说得过去,讲出来有理有据;合法,是指合乎我国的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些考生由于水平的问题,在这方面比较欠缺;特别是有些材料尚存有争议、没有定论,在这方面就注意得更不够了。
  (3)挂一漏万,以偏概全
  有的考生所提出的方案有一部分合理,但失之偏颇,甚至遗漏了重要的方面。申论考试给出的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是多个方面;有的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概括出一点,结果自然是挂一漏万,以偏概全,整个方案也必然会失之偏颇,当然不能让测试者满意了。
  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考试主要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所处理的实际问题,所以考试内容要对考生这方面能力进行考查。作为应考者,平时要十分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以使自己具有策划、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说,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细心审题,准确定位
  考生应仔细审题,看清出题者为你设定的身份(即“虚拟身份”)。例如,200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测试”的“第2题”,要求考生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提出解决“某省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印刷总公司”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这就是说,你只是作为省级政府的一般工作人员,而不是承担专项职能并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权力的决策人员。你提出的“方案”,是供省政府领导机关或省级职能部门在决策时参考的。在考生作答的试卷中,有一些“方案”就与考生的虚拟身份不相称,有的是以省政府领导机关的口吻向辖属职能部门下达指令、兴师问罪的;有的是替代法院审理案件的……身份定位错了,提出的问题一定“走偏”,解决的任务更是无法完成了。身份定位准了,就有可能“抓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当然,在“虚拟”身份时应从切身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如果“身份”定得很醒目,一说全是外行话,效果会更差。这点,请考生务必注意。
  (2) 主次分明,抓住主题
  作为应试者,应在概括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清层次,理顺关系,对问题排排队,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做到胸有成竹。把握主要矛盾,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关键点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突破了这个关键点,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诚然,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在综合分析“材料”时弄清“材料”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但是,遇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时,根据“身份”,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或舍本逐末。例如2000年考题反映的问题很多:企业在“环保”与生产效益上的“两难”,法院在断案时不得不考虑到的“连锁反应”,公安干警对扰民事件爱莫能助……但这都不是“本”,很难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从加强环保立法、执法和改造城市建设规划入手,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噪声污染等扰民问题。
  (3) 确定步骤,写出草稿
  找准问题的关键以后,接着就应该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提出可行意见。所谓可行的意见或办法,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问题”要明确“归口”,要有直接能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去处理、落实;二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办法;三是要考虑到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切忌模糊、脱离实际和坐而论道。
  (4) 认真修改,完成定稿
  方案草稿写出来以后,还应加以修改。内容上,要前后一致,逻辑严密,去掉细枝末节;形式上,要文从字顺,一气呵成。
  以上几个方面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应试者在策划方案时要通盘考虑,尽力克服相悖因素,使对策合理、具体、便于落实 。
  申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一、语言表达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语不合体
  语不合体,就是不合申论文体。申论的概括说明的部分以说明为主,有时要求概括问题而非事实材料,而有的考生却以叙述语言为主,把事实材料略述一遍;在申论的第二部分提出建议解决问题时,有的考生没有按照题目所设定的虚拟身份,说一些外行话,说一些与身份不切合的话语,当然语不合体;第三部分有的考生不是写成评论,而是抛却材料,写成了随笔,文不合体。
  (2) 言不及的
  言不及的,就是说一些考生虽然说了很多话,但是没有说到节骨眼上,没有说到要害处。虽然我们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是由于其语言驾驭能力比较低,不能一言及的。下面是一位考生的答卷:
  因为此事影响较大,又较为典型,且事实已经发生,H身心受到损害,责成市政府督促环保局处理:印刷总公司承担部分责任,赔偿H夫妇人民币21500元。
  总体方案如下:第一,政府制定关于目前许多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条例,健全法律规范,以强制执行;第二,明确政府机构职能,加快进行机构改革的力度,明确划分政府机构职能;第三,提高办事效率,说办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第四,树立改革的长期性的信心,要求宣传部门作好宣传,得到人民的支持和理解;第五,法院内部要提高执法力度;第六,国有企业自身在布局上进行调整,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份答卷,语言表达质量较差。起句“因为此事影响较大”模糊不清,指代不明。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位考生的“方案”,根本没有明确的内容,只是些“口号”和毫无实施办法的空话,这些都是《申论》考试中必须摒弃的语言。
  (3) 遣词造句能力差
  有的考生基本功不扎实,造句能力差,措辞不当,词不达意。比如2000年《申论》测试中,前面所举到的那位考生“规模”与“规划”不分,虽然一字之差,但完全是两个意思。再如,“本案即是一例因印刷噪声为诱因,致人脑溢血,要求经济赔偿的典型案例。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应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解决。”短短一句话,其中“噪声”一词,错得莫名其妙;“本案即是……案例”,让人不得其解,自然是有语病的句子;“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应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解决”,这句话也缺少主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4) 语言罗嗦
  本来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把话说明白,但是有些考生却翻来覆去地说。比如以下一段实例:
  鉴于此案已进入二审程序,故市中级法院应依法予以审理。我国法律中有集体诉讼的制度,故多方利益可以在法定的程序中予以协调(另外法院考虑:此案的审理会对其他案件造成影响,这是必要的,但因为我国不实行判例法,故法院所考虑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这里只就语言问题加以分析:“鉴于此案已进入二审程序,故市中级法院应依法予以审理”一句,可改为“此案已进入二审程序,市中级法院应依法受理”;“故多方利益可以在法定的程序中予以协调”,可改为“多方利益可以在法定的程序中协调照顾”;“此案的审理会对其他案件造成影响,这是必要的,但因为我国不实行判例法,故法院所考虑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可改为“此案的审理会对其他案件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并不是绝对的”。
  (5) 缺乏过渡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实例:
  先从发展经济的目的说起吧,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归根结底,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人民的生活环境如果是恶劣的,人民的心情不是愉悦的,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从何谈起呢?这样的教训世界上曾有过许多。60年代的日本,畸形儿的比例很高,原因就是不注意保护环境,水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元素,现在日本好多中老年人还在谈“汞”色变。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经济转型的时期,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这段文字有三层意思:一是说明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二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不注意环境保护,发生了汞污染;三是我国此时期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十分重要。问题是这三段意思之间缺乏必要的交待与过渡,比如,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与日本60年代是否有相似之处?我们对日本所走的弯路是否要予以高度重视?因为没有作必要的交待与说明,所以使得其意思之间不够连贯,断续跳跃。
  (6) 标点不当
  标点使用不当的问题比比皆是。请看下面的一段实例: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也诱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做法,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君不见,市面上各种医药公司林立满目,柜台上的药品更是多如牛毛,种类齐全。当然,这正反映了我们的医药技术正在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正在丰富。但是同
  时我们也不可否认,这里面也存在着大量的所谓奇药、怪药乃至邪药。有这么一句话:“一项专利养活三代人。”于是,很多犹如PPA般药品有专利一夜间犹如雨后春笋,纷纷占据着药品柜台上的一角。这些闭门造药的发明人,不是不明白药里面有对人们产生危害的成分,但是利字当头,明知药有“毒”,偏向药中行。而这些药,往往又钻了药品市场机制的空子,疏于检审,良莠不分。
  “……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个句号,应该为逗号,才能与“同时也诱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做法……”联系得上;“……人们的物质生活正在丰富。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引句中的句号也应该为逗号,因为这两句是一个意思。
  (7) 其他问题
  其他还有语言不够平易近人,不够生动形象等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不再赘述。
  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靠的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坚韧不拔的训练。要想培养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写,只有反复进行写作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出众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这里,我们仅谈谈语言表达与思维过程的紧密关系。
  语言表达,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将所考虑的内容用文字符号固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思维内容要寻求一定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表达形式又要求思维内容能够符合其规范。语言表达这种“形式”与思维过程这种“内容”的辩证关系如下:
  首先,思维内容在付诸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思维在人的头脑中具有快速、简洁的特点,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达到自我理解;而语言文字的表述则要求准确、清楚,能够为他人所理解。所以思维内容在付诸语言文字形式的时候,语言对思维起着检验、过滤的作用。思维在语言的作用下,原先模糊的要变得清晰,原先杂乱的要变得有条理。思维根据语言文字表述的实际效果,内容单薄的再进一步充实,理解肤浅的再进一步加深,局部不合理的再进一步修正,形象不鲜明的再进一步突出其特征等等。因此,思维的文字表述过程,是思维反复深化、思维内容进一步充实、思维过程进一步严密、思维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其次,文章形式反作用于思维过程,使思维内容的表达能够符合文章形式的要求。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但文章形式又对文章内容起着制约的作用。在思维内容付诸语言文字的时候,思维内容总要寻求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而当这种形式一旦确定之后,这一形式便又反作用于思维,要求思维内容能够符合其形式的要求。例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不同的体裁形式,即对思维有着不同的要求。一旦选定诗歌这一形式,思维的内容就必然受到诗歌语言、结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制约。在这一阶段,思维只有在文章形式的作用下对思维内容进行反复的改造,才能达到文章内容与文章形式的有机统一。
 
    推荐阅读:
    2011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教材

公务员教材中心:2013年山东公务员复习教材火热销售中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