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山东 > 行测辅导 > 其他 > 正文

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2013-07-23 00:43:43 字号: | | 【 打印 】

  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一)和谐社会

  1、以胡锦涛同志为总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分别为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持,而社会建设则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力的社会条件。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共同发展,才是真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4、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针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喜那时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持,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创新

  1、面对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2、我们要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

  3、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革一切阻滞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用于资助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新局面。

  4、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巨鳖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三)节约型社会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3、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某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存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5、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景中的问题。

  (五)科教兴国

  1、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马克思曾说,要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根名力量。科学技术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始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

  2、现代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充分展现出科学技术全方位的社会功能,它用最新的事实印证马克思所认为的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3、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当自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4、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现代生产和管理的主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因为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决定于教育,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都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

  5、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河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六)荣辱观

  1、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2、”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群众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信用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我们党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是关键,联系实际是途径,弘扬正气是落脚点。

  5、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以践行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

  1、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占据基础性的地位。

  4、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比较顺利,就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而一旦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出现挫折。

  5、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

  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客观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城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7、必须认识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要改善农村面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四要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其它政策。

  (八)党的执政

  1、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到的基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重要的保证;只有加强包括民主政治建设的全面建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尉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