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政府网|汉台区人民政府网
汉台区政府网 汉台区人民政府网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临汉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市政府的所在地和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7镇2乡7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4万,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万亩,森林覆盖率48%。汉台区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接的秦巴气候区,年均无霜期246天,年均气温14.9℃,年均降水905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动植物生长环境得天独厚,是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
汉台区前身为原县级汉中市,1996年6月后改为汉中市汉台区。汉台历史文化悠久,已有4000多年历史。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驻汉台,举雄才,出奇兵,以此为发祥地,成就汉家帝业;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在这里开府理事;以“两汉”、“三国”为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驰名中外。历史上,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墨客都在汉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古代交通史和文化史上誉为“奇迹”与“瑰宝”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址古汉台和净明寺东塔。拜韩信为大将的拜将坛、汉丞相萧何修建的古山河堰水利工程遗迹以及两汉三国时期的许多历史遗存都荟萃于此。还有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哑姑山、兴元湖、莲花池等自然风景区。以汉台区为轴心,东有名扬天下的朱鹮之乡及张骞、蔡伦墓;西有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定军山、阳平关及诸葛武侯祠、武侯墓;南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南湖、红寺湖;北有紫柏山张良庙及褒斜栈道遗址。以汉台区为城市主体的汉中市凭借悠久的两汉、三国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2006年荣获“CCTV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称号。
汉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今天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是陕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辐射陕、鄂、川、甘毗邻地区。城市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有主要大街33条、广场6个,108、316两条国道和阳安铁路穿境,有汉中始发至北京、西安、武汉、广州列车,航班直达西安。市区公交线路13条,公路通车里程466.97公里。随着京昆高速西安至汉中段的建成和十堰至天水高速、宝鸡至巴中高速的开工建设,尤其是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汉台区一跃成为交通枢纽城市,融入西安、成都、武汉、重庆、兰州等大中城市一至两小时经济圈,成为西安、成都、重庆“西三角”经济区和中国中西部地区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汉台文化底蕴丰厚,科教基础较好。区内有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41个,基本形成了区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万人,“三线”企业所属各类教学、科研机构和陕西理工学院等高校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全区共有中小学校215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高1所,省级示范学校3所,省级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2所。
汉台经济特色明显,结构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9:42:49。形成了以新型工业为主导、城郊型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区域经济格局。农业上,把绿色高效产业和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主攻目标,突出畜牧、蔬菜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中药材、优质大米等高效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打造全市农产品加工营销中心,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使高效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8%。工业上,突出发展支柱产业,精心培育中小企业,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辖区内有汉川机床、汉江工具、中材汉江水泥公司、青啤汉硕文司等一批支柱企业,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航空配套等为主的区域工业体系基本建立,汉江产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70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58家、过5000万元的17家、过亿元的10家;第三产业上,房地产、社区服务、休闲娱乐、信息通信、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建成了祥瑞步行街、魅力之城、万邦时代广场、虎头桥饮食文化街,形成了天汉大道为轴心的核心商圈;充分发挥“城、汉、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区域性商贸旅游中心城市优势更加凸现,2009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4.3万户、私营企业1500家、从业人员11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60%,提供的税收比重达62%。
近年来,汉台区紧紧围绕发展主题,不断明晰和完善思路,着力在农村经济、工业经济、服务产业、项目开发上实现率先发展,努力建设陕西强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呈现出稳定和谐、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1.0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109元和5522元。
更多人事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