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政府网|甘泉县人民政府
甘泉县政府网 甘泉县人民政府
甘泉县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南37公里处,因县城南神林山麓有美水泉而得名,素称“美水之乡”。东邻宝塔区,西接志丹县,北连安塞县,南毗富县,县域东南至西北长80公里,东北至西南宽50公里,总面积2300.7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17个村委会,2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5万人。地貌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005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5条,其中最大河流洛河过境流长95公里。属高原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季湿润,冬寒少雨,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高气温36.8℃,极端最低气温-26.1℃。年平均降雨量56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8天。
古老甘泉,孕育了灿烂悠久的美水文化。甘泉自夏商有史,置县已两千余年。秦置雕阴县,北魏初设临真县,唐武德元年置伏陆县,天宝元年改为甘泉县。境内名胜古迹较多,有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战国秦代建筑遗址、三国马超洞、唐朝千年银杏树、宋代古墓群、金代纪年壁画墓、古代崖居群等。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横穿全县,保存较为完整,为最佳观赏地。“县内多胜迹,美水尤最焉”。传隋炀帝游猎至神林山,饮泉顿觉志清神爽,遂赐名“美水泉”,取为御用,因之闻名遐迩。
红色甘泉,经历了风雨峥嵘的革命岁月。甘泉曾为中国革命做出突出贡献,桥镇、下寺湾、高哨曾为党中央、陕甘边政府驻地,毛泽东、彭德怀等革命先辈在此战斗生活。1935年10月1日发生的劳山战役,是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迎接中共中央和陕北红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1935年11月7日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我县道镇象鼻子湾胜利会师,毛泽东同志在此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作出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伟大论述,第一次总结了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绿色甘泉,彰显了山清水秀的生态景观。甘泉县地处子午岭天然林保护区,有天然次生林188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7.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我县劳山森林公园于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9%,享有“陕北第一园”之美誉。境内水资源丰富,洛河两岸川台地近10万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天下洛河富甘泉”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