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毕业生和民工工资类比很荒唐
一项针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69%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但是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比上年提高241元,增长11.8%。(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28日)
不知何时起,开始流行大学毕业生跟农民工比工资。随着毕业生逐年过剩而农民工日益抢手,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渐趋弱势。于是,有人发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且慢发出如此感叹,难道读书是否有用,就是依靠收入多少来证明吗?在我看来,农民工收入超过大学毕业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简单类比二者工资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应该说,在大学连年扩招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能跟“精英”二字划等号。有些大学生在校园中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正有用的东西,玩游戏、睡大觉、谈恋爱是不少人大学四年的主旋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学一场基本没有学到什么真本领,只是混了一张毕业文凭。然而,市场经济中,文凭只是一张通行证,并不是万能钥匙。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对众多农民工来说,他们虽然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相对缺乏理论指导,但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掌握了不少的技能和本领。随着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的用工需求在迅速上升,不同工种的供需不平衡已经成了一大难题,熟练工、技能工等高素质农民工缺口非常大。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高工资,所以农民工待遇提高不足为怪。
大学生所从事的脑力工作,绝大多数农民工做不了。但是,农民工从事的脏苦累的体力劳动,又有几个大学生愿意去做,能够做得来呢?大学生和农民工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就业大军里的一员。除去工作环境、工作前景、社会福利的差异之外,大学生和农民工从事的是属于不同社会分工的工作,简单将其工资拿来对比显然不够全面。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花费数万元学费从象牙塔中走出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跟民工群体比收入落于下风,应该引起大学人才培养者们的反思。已然走向大众教育的大学,对于学生的培养除了必备的理论基础之外,更需要让大学生有将来踏足社会安身立命的“金刚钻”。
同样,作为大学生来讲也要摆正自身位置。很多大学生自恃十年寒窗苦读,非要当公务员、进国企不可,挣破头地去挤那些有限的岗位,或者只盯着大都市,其实中小城市以及中小企业也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才。
社会发展,既需要脑力工作者也需要体力工作者,将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工资拿来类比,反映出当下一种根深蒂固的狭隘观念,以为坐办公室的就应该比干体力活的收入高,违背了这个“常识”仿佛就说明社会的薪酬制度不合理。不论是毕业生还是农民工,只要有踏实肯干的劲头,都能在各自岗位实现人生理想。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四川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