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四川 > 面试辅导 > 面试指导 > 正文

2013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丑建筑扎堆

2013-07-25 00:24:22 字号: | | 【 打印 】

  2013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丑建筑扎堆

  四川公务员考试网(http://sc.chinagwyw.org/)资料:在四川公务员面试中,要想高分通过面试只有提前了解面试内容,精心准备,这样才能跑在竞争对手的前面。硕文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面试热点与面试技巧,助力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前有“低腰秋裤”,后有“比基尼”,造价不菲的“生命之环”大铁圈,“射雕情侣”“飞天女神”建了又拆,城市新地标频频雷人……凭借众网友的火眼金睛,一些造型迥异、令人匪夷所思的新地标建筑进入了公共视野。此类频频挑战公众审美底线的“个性建筑”,是设计创新还是文化浮躁,是城市地标还是政绩工程,究竟该如何平衡其艺术性和商业性,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与讨论。

  雷人的城市地标呈现三大怪象

  近期,不少网友发现,身边的公共建筑和雕塑正在变得“不可理喻”,而且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造型奇特且怪异的“个性建筑”层出不穷,呈现出三大怪象:

  一怪:城市景观开发项目的建筑外观频频雷人。一些开发区或省会城市的中心地带新建地标性建筑外观被指“俗不可耐”。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在建的高层建筑“东方之门”因形似裤子,被网友冠以“低腰秋裤”的绰号;浙江杭州奥体博览城体育馆与游泳馆项目俯瞰图在网上疯转,一些联想丰富的网友直呼其为“比基尼”。

  二怪:个别新建地标建筑空间利用率低,被网友批评,纯粹是为了追求一鸣惊人的视觉刺激。某地被称为“花架子”的城市天桥,其高昂的造价与有限的公共服务功能形成了强烈反差。

  三怪:部分城市新建景观雕塑,有的制作粗鄙,有的牵强附会人文故事,受质疑后已陆续拆除。譬如“射雕情侣”、“飞天”塑像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殷正声认为,建筑是门艺术,能做到艺术才叫建筑,各地追求标新立异没有错,建筑师作品个性张扬、意识超前,初期招致大众不解也实属常见,但新和异并不等同于好,如同流行音乐,没做好就低俗了,个性建筑也可能被创“丑”了。

  “实际上,有不少现当代建筑都曾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比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埃菲尔铁塔等。单就技术运用和艺术造型上来讲,被批评的个别建筑是比较有价值的,如国家大剧院和央视大楼,公众不应一刀切。”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王健璇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应该能给公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然而,当下一些城市地标并没有考虑大众的接受度,结果建筑被异化,排场比功能重要、造型比造价重要、面子比内容重要。

  “丑建筑”扎堆背后是文化与责任的缺失

  面对楼层越来越高、造型越来越怪、造价越来越贵的雷人建筑,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当前城市建设的乱象不在于个性建筑的外观之丑,而在于这些建筑反映出设计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曲解和对社会责任的缺失。

  王健璇表示,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内涵的体现。诚然,因资源约束、环境瓶颈,城市建筑趋向雷同已显而易见,但拒绝平实、挑战传统文化,用怪异造型冲击公众视觉的建筑设计又略显浮躁了。

  其实,相关部门早就发布过《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要求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然而丑陋建筑还是层出不穷。不仅如此,因为追求怪异的外形,建筑造价也变得极其昂贵。王健璇表示,耗费大量资源的丑建筑能够大行其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决策部门缺乏专业和文化积累,却对建筑方案拥有选择决定权;二是商业投资方片面追求关注度,博人眼球,没有融入城市风格;三是一些建筑设计师缺乏人文修养和职业责任感。

  “实用、经济、美观、安全应是城市建筑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执行原则。”王健璇认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乱象仅仅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忽略城市文化,造成巨大资源闲置和浪费的背后,凸显出相关决策部门和建筑方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政府要面子,投资方要面子,建筑师也要面子,面子的劣根性导致一味追求超现实的美感,而牺牲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这样的形象工程和地标建筑只能成为城市中突兀的庞然大物。

  “培养一个人要20年,而造一个建筑却不到两年。”殷正声说,政府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下,建筑的经济、实用原则正逐渐被吞噬。一些地方领导一味追求城市的短期改变,追求政绩工程,最终催生了这些“不合群”的建筑。而此类标新立异建筑的出现,让城市规划和对单体建筑的控制变得松散,更谈不上对城市整体建筑形态、色彩和空间的把握。

  法国资深建筑师、法国驻华大使馆北京新馆的设计者阿兰·萨尔法提表示:“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表达。中国的建筑应该体现中国的文化特点。

  ”这位对传统文化眷念不已的法国建筑师呼吁人们重视建筑的功能性而不是一味耽于各种新型建筑新奇的外表。他说:“我们应该切记,建筑不是乌托邦,是让人使用的,它应该让人接受,使人感动,它应该有自己的意义,体现自己的价值。”

  公共地标“审丑”不应强加给公众

  当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外号”大过“学名”,并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除了说明民众对建筑参与意识在加强,也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公众对“视觉被暴力”的不买账和强烈抗议。

  城市建筑和城市雕塑造型的独特性和象征性,是建筑艺术属性的重要表现。一些国际知名城市,往往在其重要的空间节点布局并构建富有文化底蕴、想象空间的公共建筑、雕塑等,进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标识。

  同济大学副校长、建筑学教授伍江认为,建筑物造型的公共属性要求建筑物的美应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决策者、投资者或设计者不应将不符合主流审美取向的个人趣味强加给公众。

  伍江告诉半月谈记者,参照国际惯例,城市地标、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物,不能以巨大的公共资金去违背公众的审美要求。现在引起较多争议的建筑大多为地方政府投资,因缺乏事前公示,少了市民意见参与的环节,受到公众质疑就很自然了。

  业内专家表示,当务之急,是应建立一套避免走过场的公众参与机制。在项目前期方案设计伊始,不仅要用文字、图纸公示,还应有直观的模型,让民众有所感受,进而广泛征询意见,投票表决。

  上述在中国看起来很新鲜的方式,其实在很多国家早已是惯例:20多年前,法国总统密特朗力挺贝聿铭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但90%的巴黎人坚决反对,于是贝聿铭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良性沟通最终使贝聿铭的设计获得民意上的通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认为,无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还是古城镇或新城镇的开发规划,首先必须是依法办事,地方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地方法规条款和管理办法等依法行政。伍江教授认为,地方有关部门要想避免公众批评,就要少做些领导拍脑袋的事情,同时严格限制建筑物造价,不允许以巨额公共资金追求那些哗众取宠的标志性建筑。

  既要刹住“随便建”之风,也要给前卫建筑一些包容

  多位专家建议,对于所谓的“商业项目”,也应有事前的专家评估、规划公示等环节。阮仪三教授告诉记者,在城市规划中,无论项目与历史文化遗产或古城镇等地名沾边与否,拟开发项目的依法公示、重大公共设施项目规划交付地方人大审议等,都是卡住“随便建”现象的第一道防线。另外,要做好舆论监督,揭露那些潜在的违法违规现象,推进古城镇的保护和开发。

  阮仪三认为,城市造景对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而言固然有巨大的利益,但开发本身更要重“义”。这里的“义”一是遵纪守法,二是尊重自然、历史规律,三是尊重老百姓的看法,这样的开发项目才能兼顾社会效益。

  专家同时指出,我们既要刹住城市地标“随便建”的歪风,也要给前卫建筑一些包容,这样才会有助于城市建设及规划的创新。伍江认为,艺术评价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行为,不可能全社会完全统一口径。因此对于大多数商业投资的建筑物,只要经过充分的专家评审和严格的法定审批程序,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尽可能地听取公众意见,就不必苛求建筑造型的完美或无异议。

  应该鼓励媒体多开展对公共建筑和雕塑审美的批评,逐步形成足够数量的专业建筑艺术品评队伍,避免过于简单的建筑解读。伍江表示,活跃而多元价值取向的专业建筑批评将会进一步激发建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四川人事考试网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