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理顺结构才能舒缓“社会焦虑”
社会关系中弥散的“焦虑感”、“紧张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结构的失衡。一方面,差距侵蚀幸福,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有专家认为社会结构调整可能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流动渠道梗阻,部分社会成员获得资源的机会不同,社会结构调整滞后,“板结”、“凝滞”之说时有出现。
从公务员考试热潮,到大型国企一职难求……近期,年轻人到“体制内”去的现象,引来广泛讨论。且不论这是否是普遍的价值取向,所谓“体制内外”的提法也确实让人看到,中国社会早已不是外国学者所说的“一块天花板”,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结构。
因为自谋职业等原因游离于“单位”之外的“社会人员”,一度成为不正当、不安定的代名词。而现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功能大部分被剥离出去,越来越多“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不同群体从体制中“溢出”,利益诉求更趋多样,社会关系必然更为复杂。
贫富差距拉大,城乡鸿沟难平,困难群体不少……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同步增长的幸福,物质丰富也未必换来社会关系的和谐。少数事件从个体上升到群体事件,从直接利益冲突上升成“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社会关系中弥散的“焦虑感”、“紧张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结构的失衡。
通往城市的列车并未给农民工罗练带来了希望,但却并未实现他人生的梦想,他被文明进程抛在了无名小站;上海女大学生杨元元的命运也并未因为知识改变,在窄小的盥洗室中,她选择了沉入命运的永夜。个体境遇未必是时代的风向,却也折射出齿轮咬合间的摩擦和罅隙。一方面,差距侵蚀幸福,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有专家认为社会结构调整可能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流动渠道梗阻,部分社会成员获得资源的机会不同,社会结构调整滞后,“板结”、“凝滞”之说时有出现。
社会结构变化了,需要有更高的社会管理水平、更强的社会关系调节能力。如果能更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中保低调高,形成“纺锤形社会”,“仇富心态”就失去了不断滋生蔓延的土壤;如果能有效打破各种壁垒,使社会结构“活”起来,“富二代”、“农二代”就不会成为流行标签;如果进一步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旭日阳刚”们的歌声就会多一些希望、少一些无奈。
去年,征地、拆迁等问题引发近1/5的群体性事件,很多都是因为有的地方以简单的行政命令取代了市场和社会的调节。无论“到体制内去”的浪潮多么汹涌,“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也已经一去不返。这让我们看到,社会结构变化后,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主体,市场、社会和政府,同样需要各归其位。寻求管理与服务的最佳结合点,找到配置资源更合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社会结构。
正如一副七巧板,拼版如何摆放,决定组成什么图案。社会终究是由不同群体组成,铁板一块没有结构和关系可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是协调社会关系的契机。正处于急剧变化阶段的中国,未来社会结构的调整会更为剧烈。理顺社会结构、协调社会关系,可谓刚刚破题。
四川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及申论范文,请上四川硕文官网查阅!
公告:四川选调生招生简章|2013年四川选调生报名入口|2013年四川选调生准考证打印|
下载:基层党政机关工作职位表|法院检察院工作职位表|报名推荐登记表(样表);
下载:选调生推荐人选名册(应届大学毕业生)|推荐人选名册(样表)(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真题:四川选调生笔试真题下载 |2013年四川选调生考试科目|
辅导:四川选调生笔试辅导课程|四川选调生网络辅导课程|四川选调生考试用书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四川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