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题备考如何捞到“神针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8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题备考如何捞到“神针”。相信行测考试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儿。行测中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考点之细,需要开始做到在积累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天津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天津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 2018年天津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
更多天津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 2018年天津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
仔细研读下文>>>2018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题备考如何捞到“神针”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想要揣透这女人的心思真心不易,而实际上,如果深入研究公考,或者想考公务员的同学们稍做一些题目,你就会发现其实命题人在行测命题时的心思,更是深不可测,领会命题人命题意图,思考命题人想要考察的侧重点,将更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找到解题的思路并高效率作答,这个过程犹如大海捞针一般,费时、费力、可能还有大难度,甚至得不偿失;但其必要性却无需赘言。接下来的多篇文章,教育专家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行测文科部分的考点设置及命题思维,让我们一起站在命题人的角度上思考题目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在行测文科题目的海洋中,去捞取那一根戳中命题要害的神针。
一、如何认识朴素逻辑题目
朴素逻辑是公考中常见的一种题目,以题型千变万化、方法千回万转、套路千丝万缕、思维千差万别为特征,难倒了成千上万的考生,简单说就是给出一段需要大量逻辑推理的文字,根据仅有的已知信息,利用逻辑思维(智商)解决问题。诚然这种题型出现的数量不多,扔掉也无关大局,但是当我们选择扔掉的时候,可能有人就在这千头万绪间,把握住了关键点,一举拿下这仅有的一两道题目,从而建立细小的优势。有人也认为朴素逻辑是考验智商的,这同样无可厚非。
二、朴素逻辑命题人到底怎么想的?
很多同学都认为这种题目很变态,编题的人更变态,我怎么可能做对变态编的题目呢?其实这里,我要和大家说明的是:命题人之所以会编出这样的题目,其原因在于他就想编这样的题目——也就是说,命题人是胸有成竹的:是先有的命题思路,后有的题目;我说的再简单些就是:命题人先有的答案,后有的题。所以才会编出思维形式非常不固定的脑筋急转弯儿来。我们首先也是前提需要知道这样的思维形式。
三、怎么让这么变态的题目也能被做出来?
接下来,既然有了思路,命题人就要绞尽脑汁让题目成功,标准自然是能够为他人做得出来。如果不能被解出,这题目也就没有意义了。我们自然会认为这帮助我们就出题目的信息就是已知信息了。其实,一道优秀的题目,应该是能应用全部的已知朝着一个方向直到解出答案(详情可见高中的数学、物理等考卷)。
经过大量的题目梳理,我们发现朴素逻辑恰恰是这样的题目——已知信息被充分利用,朝着一个呈现最终答案的方向梳理,所以命题人在编制题目时,就会充分设计已知条件,从而保证题目能够被解答。由此,我们得出,题干间已知信息不是孤立的,显然他们共同指导着最后答案的得出,这其中就会有命题人不得不留下的命题痕迹。
四、这痕迹表现成什么样子呢?
命题人命题的痕迹,表现在不得不留下的暗示与提醒,如果没有这样的信息,严重说是不能被任何人所解的,说的轻些则是不能被较短时间(考场一分钟)所解,显然这样的题目是无效的。而有了这样的暗示或提醒后,一部分考生可能找到这些信息,然后快速解答题目,从而拉开距离——这也是公考选拔的初衷。
这样的痕迹也往往在题目中呈现出“可以被利用并根据其他已知信息得出一定结果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不见得能直接得到答案,但是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结论,有这些结论继续推理就有可能朝最终答案进发了。
比如:
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技术;第三,坚强的意志。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选,已知:
①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②乙、丙知识水平相当③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④四人中三人知识丰富、两人意志坚强、一人技术熟练
航天局经过考查,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本题作为真题,算是难度较大的一道,我们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进行分析,这一点大部分同学可以想到,但是列出表格后,似乎就停留在这样的情况下:
在这个情况下,很多同学可能开始假设到底甲乙的意志程度是都好,还是都不好呢?如果我们这么想了,就上了命题人的当,这道题所有已知信息都很确定,并没有真假的分别,所以建议同学们围绕已知信息继续分析,看能不能继续得到必然的结论,如果实在没有了,再去假设某些信息。
比如这里,我们通过简单分析,可以得出“丁没有丰富的知识,其余三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这条结论,结合题干已知,继续进行思考,看还能得到什么。显然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三个要求,而也只有一个人有着熟练的技术,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丁;那么“丁没有熟练的技术”作为我们刚刚得到的结论,结合题干已知,又能得到什么呢?根据题干四人都至少符合其中之一,所以“丁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下面的推理就不赘述了,当大家推出最后结论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推理都是根据题干的已知一步一步进行的,期间没有任何的臆断和假设。这就是一道典型的题目。
在此专家建议考生们,在思考朴素逻辑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阅读题干给出的所有已知信息,充分分析其关系,把能够联系起来的信息进行关联思考,争取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他们虽然不能直接成为答案,但很大程度上不是没用的信息;另外,在题干中并不涉及真假性信息的时候,尽量不要优先选择使用假设的方法,一定要先把题干中的信息梳理完毕,将确定的信息标记好,剩下的确实没法确定的再进行假设;最后也提醒大家,有些朴素逻辑题目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很多时候是因为考场上过于紧张而思路受阻导致的,培养一颗强心脏,淡定从容参试,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