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法干警面试热点——跪求学位,谁之过?
热点概述
2012年6月14日,深圳市南山区上百名家长涌进南山区教育局,要求自己的孩子能有学位上学,更有一名家长还带着孩子跪在该局信访办公室门口1小时。
据统计,湖南省澧县城区2011年常住人口为21.6万人,应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为10876人。该县城区现有小学11所,教学班174个,按上级规定,小学班额为45人,城区小学目前只能提供7830个学位,这意味着还有3046个孩子可能面临无学可上。
据统计,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人,有1400多万随迁子女。现在每8个城镇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则是每3个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
1998年,郑州市小学数量为1975所,而到2005年只有1202所。也就是说,郑州市在过去8年间,共减少了773所小学。
2006年底,世界著名的调查机构AC尼尔森曾经针对中国的生育形势作出了这样的一个预测:中国新一轮的“婴儿潮”正在形成!根据其发布的预测报告,2006年中国出现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结婚人群,2007年将迎来生育的高峰期。主要原因就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已经进入了婚育年龄,庞大的婚育基数势必会带来庞大的婴儿潮。
相关评论
《“学位”何以要跪求?》:解决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改革来推动,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并不意味着教育部门对此无所作为。一时改变不了“僧多粥少”的现状,却能改变民众对教育部门的期待。如何分配现有的“学位蛋糕”,比“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更重要。在学位分配的关键节点,严格的程序、一视同仁的标准以及保持交流沟通平台的畅通无阻,是征得民众理解的事半功倍之策。
《“母女下跪求学位”跪出什么?》:何以解“一位难求”之忧?观之现实,先要从强化指标分配的“公正透明”入手。比金子还宝贵的名额,每一个都容不得疏忽大意,准入及筛选的标准必要有事先的公示和解释。更要有机制的规约,阻断“金钱”和“关系”寻租的暗渠。深圳南山区上演“上百家长叩问教育局”的剑拔弩张之势,根据报道可知,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政府的一些承诺和举措,没有“善始善终”执行,往往口惠而实不至。
《“跪求学位”,教育公平何时“站起来”》:《义务教育法》实施这么多年,个别地方适龄儿童依然上学难。导致“上学难”的主要因素,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均衡:名校人满为患,非名校门可罗雀。二是牟利之风盛行:民办学校收取高额学费,一些公民学校也变相收取所谓的转校费、借读费等,让有些家长不堪重负。
《“跪求就读学位”暴露教育资源均衡化软肋》:城市里的孩子为了在公办学校里有个就读学位尚且要“跪求”,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可想而知。“母女跪求就读学位”,是民众面对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甚至不公平的一种民意反映,这中间有无奈,有愤怒,更有对公共资源足量、均衡提供的期待。缓解公共资源的供需矛盾,优化质量和结构,并促进社会层面上的公平分配,是公众对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如何回应公众关于公共资源组量化提供、均衡化配置以及公平分配的民意诉求,是对政府部门施政水平和公信力的考验。
《学位何以要“跪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不仅本该是教育部门的基本承诺,适龄孩子的“学位”,更是义务教育规定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根本不应有其他包括户籍在内的条件限制。而任何公共权利的获得,其实根本不应由本该享有这一权利的公众去“跪求”,相反,没能保障公共权利,兑现公共服务承诺的部门,倒是更应道歉并被追责。
模拟题
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一项基本权利,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为求学位,母女下跪的场景,面对城市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你是怎么看待的?
参考解析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依法接受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上学竟成为某些儿童的奢望,甚至出现了为求学位,母女下跪这令人心酸的一幕。
那么,“入学难”问题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我想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是导致“入学难”的主要原因。“教育投入占GDP4%”的承诺一直没有兑现,在某些年份甚至只有2.46%,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9%的水平,甚至低于欠发达国家4.1%的水平,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教育资源的匮乏。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能满足迅速增加的教育需求是导致“入学难”的根本原因。
第二,学龄儿童数量的急剧增长是导致“入学难”的直接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工子女随其父母涌入城市,为了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国家出台了“城市中小学为农民工子女敞开了大门”的政策,这本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但快速增长的人口也给原本就不宽裕的城市教育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此外,随着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城市新生儿童数量相比往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入学难” 的出现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第三,学校布局不合理也是导致“入学难”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居民区成片出现,但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合理性,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入学难”演变成了“就近入学难”。
第四,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也是导致“入学难”的原因之一。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公办校、名校,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广大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公办校、名校,“入学难”演变成了“入名校难”。
第五,不容否认,腐败也是导致“入学难”的重要推手之一。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某些掌握资源分配权力的人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将公共资源转变成个人的生财之道,在这种情况下,“入学难”的实质是穷人的孩子“入学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入学难”的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入学难”的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中央财政对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使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最坚实的人才保障。
其次,政府应当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取消重点校和非重点校的划分,消除择校现象,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再次,政府应当加强规划,合理确定学校布局,做到学校建设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严格执行“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的规定,使“就近入学”的原则落到实处。同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未雨绸缪,使学校数量与城市人口保持合理比例。
最后,按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精神,将公办教育资源彻底详细公开,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权力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操纵,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教育腐败的打击力度,使“入学难”不致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采取切实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入学难”的问题吧!
推荐阅读
政法干警面试的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2013年天津政法干警面试成功应具备的心态
政法干警面试避开“假大空”式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