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浙江 > 行测辅导 > 判断 > 正文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逻辑思维主导逻辑分析

2015-01-14 14:13:42 字号: | | 【 打印 】
  很多考生对于公务员考试各种题型的把握还是不够的,对于不同的题型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把握,去解决。把功夫做细,把方法做通。比如这样一道题:
  目前,在图书市场上有许多诸如《成功十大要诀》之类的书。出版商在推销时声称,这些书将能切实地帮助读者获得卓越的成功。事实上,几乎人人都知道,卓越的成功注定只属于少数人,人们不可能通过书本都成为这少数人群中的一个。基于这一点,出版商故意所做的上述夸张乃至虚假的宣传不能认为是不道德的。退一步说,即使有人相信了出版商的虚假宣传,但只要读此类书对他在争取成功中确实利大于弊,做此类宣传也不能认为是不道德的。
  以下哪项断定最符合以上的议论:
  A.只有虚假宣传完全没有“歪打正着”的正面效应时,故意做此虚假宣传才是不道德的
  B.只有当人们受了欺骗并深受其害时,故意做这种宣传才是不道德的
  C.如果故意做虚假宣传者是通过损害受骗者获利,那么,故意做此虚假宣传是不道德的
  D.只有当虚假宣传的受骗者的数量超出了未受骗者时,故意做此虚假宣传才是不道德的
  这道题就是很典型的一道题,我们甚至可以说,这道题放到言语理解题当中和放到逻辑分析题答案会是不同的!
  首先一般都会排除AD选项。争议就在B选项和C选项上。选择C的这样解释的:C项提到“获利”,而文中没有涉及,这犯了一种主观想象的典型错误,所以是错的。选择B的这样解释的:C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但是C的前件比题干多了一个条件“获利”,但是这个条件并不能影响它后件的成立,相反,多了这个条件可以更有力的推出后件。B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我们把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转化成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形式:如果故意做这种宣传是不道德的,那么人们就是受了欺骗并深受其害。很明显这是不对的了。
  两种解释都很有道理,而且都能很充分地得出最终答案。关键点就在于本题是出在哪个题型上了。如果是出在言语理解题中,C项明显是犯了主观想象的错误,文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获利”。很容易排除。如果是出在逻辑分析题中,B项作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无疑是说的太绝对了,在逻辑上不正确,也很容易排除。
  这样看上去似乎比较麻烦,不同的题还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办法,但是正是每种题型都有了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我们在做每种题型时才能游刃有余,轻松应对。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网:类比推理解题方法与技巧

热点关注微信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微信新浪微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腾讯微博订阅号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订阅号、QQ群 公务员考试QQ群、歪歪歪歪学习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