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
2009-5-7面试真题
1.购房落户政策,你怎么看?【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热点的认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成都、武汉、重庆等一些城市相继出台的购房落户政策,有关此政策是否要在北京实行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到目前为止,北京和上海都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考生可以从这点上找出回答问题的角度。通过北京市政府的回应就可以看出,购房落后政策在北京实行存在的问题很多,也是很难克服的,就目前而言还有很多不可行的地方。但是,北京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背景链接>购房落户政策曾经拉动楼市,始建于十年之前的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之后更多城市纷纷效仿,后来由于该政策导致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同时带来教育、社保等问题,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取消了该政策。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楼市低迷,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救市政策,购房落户政策开始重回民众视野,并开始被成都、武汉、重庆等一些城市视为拯救房市的利器。有专家曾经建议北京和上海也应出台相应政策。<优点>在目前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通过降低门口来刺激楼市,不仅能够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有效拉动住房市场消费,而且可以加快户籍体制改革,使户籍管理更公开、透明和公平。<存在的问题>就北京市而言,北京市的城市规模已经非常大,再增加人口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因为城市扩大之后,就不能再发挥出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人口过快地流入以及人口总规模的快速膨胀,必然给北京的环境和资源带来压力,也给就业、交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带来较大压力。<合理化建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低迷,无论国家层面或是北京市政策,都强调了通过扩大住房保障供应规模来拉动内需。值得注意的是,购房落户政策重在拉动住房消费,但并不是"孤立"的房地产政策,这项政策应与人口、社会管理政策相协调、配套;更重要的,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精心测算来设置准入条件。如果人口膨胀得太厉害,可以提高准入条件,就能避免人口的过度膨胀。购房落户政策不应是长期的、持续性政策,政府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另外,购房落户政策不应是拉动房地产市场消费的唯一手段。北京市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如二套房贷政策松动、个人转让购买超过两年(含两年)的住房、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年内暂停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的限制、开发商拿地可延期付款等,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总结>总之,购房政策是否实施,如何实施,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何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最根本的。
2.如何看待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意在通过议论的方式,考查考生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国家政策制度的把握。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宗旨是:反腐倡廉。考生不仅要能谈出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如果要谈到如何避免使该制度流于形式,应是答题的亮点。
【背景链接】在美国,法律对财产申报中的违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对拒不申报、谎报、漏报、无故拖延申报者,各单位可对当事人直接进行处罚;司法部门可对当事人提出民事诉讼,法院可判处1万美元以下的罚款;对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人,可提出刑事诉讼,判处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或5年监禁。美国由于建立了一套比较严密的财产申报制度体系,虽然也有官员腐败的丑事发生,但是长时期来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因此可以说,我们党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实质上就是借鉴、采纳世界上通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参考答案】<就事论事>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很多人称为"阳光法案"的制度,是反腐倡廉最为根本的制度保障。时下常常曝光的官员贪腐案件,越来越表现出数额巨大,官员级别高,牵涉人员多,涉及面广。实际上,党和政府一直没有放松对公务员特别是高官贪腐行为的惩治。只不过,有些规定措施不便于操作,执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就事论理> 反腐倡廉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亡成败,事关民心所向。这一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断了官员的非分之想,有利于预防腐败,减少犯罪。这一制度的建立,应该是我党反对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优化提升> 为了使该制度更加切实有效,更具有可操作性,使它收到真正的效果,就必须完善过程,强化监督检查。第一:明确法定受理机构。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的、独立的受理报告的机构,或者改变同级纪检、监察机构的隶属关系。第二:增加财产申报范围。以往申报的内容只是强调"个人收入",很容易给规避申报者以可乘之机。所以,必须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申报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第三:扩大申报公开程度。应该根据党员领导干部的公众化程度确定公开的范围,公众化程度高的实行完全的公开,公众化程度低的实行限制性公开。第四,实行严格的监督与惩处。为了不使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流于形式,必须有一个让瞒报、漏报或不报者承担相应后果的"制度保障设计"。只有法规具有威慑力了,才能让党员领导干部申报的内容真实可靠。
3.你组织一个会议,在会议开始前30分钟,发现桌椅不够,且准备的材料也不够,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情境应变
【试题分析】只要将不足准备好即可,不要自己给自己设置过多的陷阱。
【参考答案】<应急处理>会议组织人员已经有了自己的分组。发现这个情况后,我首先要保证原有小组的功能能够继续从而保证会议的进行。然后我会从每个组中抽调一些人员组成应急小组,并对其进行分工,一组负责统计到会人数,一组负责协调桌椅,一组负责材料的复印,并确定小组负责人。<调查研究>明确会议场所的环境,并确定到会人数。<全面处理>首先,让与会人员在休息室稍作休息,提供饮用水。第二,让负责桌椅的小组补充所差的桌椅,可以和会议所在场所的负责人协调。如果会议场所桌椅有限,也可向周围的餐馆之类的场所进行协商,租用他们的桌椅。第三,让负责材料复印的小组优先复印会议一开始就需要使用的材料。并和会议主持人协商,优化设置会议休息时间。在此事件内可以发放会议后半段的材料。或者在会议的开头先播放一些视频材料等,如果这个时间充沛就可以让材料组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统一发放。最后,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设置机动组以应对突发事件。
4.有人来上访说某同事的工作让他的经济利益受损了非要见你那个同事,但此时办公室只有你一个人你该怎么办?
【测评要素】情境应变
【参考答案】<表态>面对这种情况,我一定要镇定,亲切的面对群众,力争将事情处理好<措施>(1)镇静接待,态度要和蔼,有服务意识,.消除他的过激心情,有话好好说;(2)告知他同事不在,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转告;(3)认真听取他的诉说,最后告诉他可以转告或者向领导汇报;(4)过后,客观的向同事转告情况。注意,不要自作主张处理这件事情,除非领导正好撞上了,可以征求领导意见。
5.你一次和同事交谈时无意说了领导的坏话,在随后的会议上,领导间接的批评了你,你怎么办?
【测评要素】人际关系
【试题分析】此题为人际关系类题目,考生容易误解的地方就是,以为领导的批评是因为"你一次和同事交谈时无意说了领导的坏话",如果这样理解无形当中就已经丑化了领导的形象,应将批评引到自身的工作中。
【参考答案】<表态>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及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情况下,我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工作为主。<处理>首先,我不应该在背后谈论领导,更不能随意说领导坏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件。其次,我要虚心的接受领导的批评。领导批评我可能是我再工作中有做的不够好的,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和领导沟通,真诚的向领导道歉,请领导指出我的缺点,帮助我提升工作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多与同事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平时,多向老同事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6.两个同事有矛盾性格不同,一个不谦虚,一个不踏实,影响工作进度,你作为负责人该怎么办?
【测评要素】人际关系
【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协调工作的实际能力。作为一个负责人,有效完成任务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好工作人员,使其团结一致,发挥各自的优势。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对于存在不足的同事,我们应该给予帮助。
【参考答案】<表明态度>作为负责人,我的任务除了带领大家把工作做好,还有义务帮助每名同事,使他们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团队更加强大,从而更有效的完善我们的工作。<协调处理> 针对这两名同事的不同情况,我会努力协调好两个同事的工作。首先,针对他们各自的问题,分别找他们谈话,告诉他们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他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希望他们能够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然后再接下来的工作中,有目的地关注他们的工作。比如不谦虚的,工作能力强,就要注意不要使他骄傲。适时的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对于不踏实的,加强过程的监督,使其加强认真谨慎意识。<协调处理>努力倡导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可以适当安排大家共聚的活动,增进友谊。使同志们能认识到集体的伟大力量。
7.你是高校负责人,现要做一个关于当前就业难的调研,如何组织?
【测评要素】组织管理
【试题分析】针对特定事件进行调查,考察考生对具体调查的把握能力。
【解题思路】计划组织协调题。围绕大学生就业情况这一主题,确定调查范围、调查方式等,按照事前准备、事中实施、事后总结并报给上级的思路答题,考虑事情应全面,调查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答案】<意义>大学生是经过国家多年培养的人才,他们的就业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负责人,我会做好调查工作,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为相关部门做对策提供准确的依据。<计划>根据调查目的制定计划,计划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方式、调查人员、调查对象以及所需经费等,调查方式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江西省教育厅、高校就业办、省内各人才市场、就业单位和毕业大学生等。计划完成后报领导审批,根据领导的指示进一步完善。<准备>与财政部门联系,落实资金;联系专家制定合理的调查问卷,务必使问卷能够真实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成立调查工作小组,对调查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调查流程、调查过程中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实施>(1)了解我校和兄弟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师资力量、招生计划、招生状况、近三年的毕业生数量以及就业状况。(1)联系高校就业办,获得高校毕业生在校登记的就业情况,包括毕业生就业比例、就业单位类型、不同专业就业状况等;(2)联系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取得他们掌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一问题;(3)走访用人单位,询问他们用人的标准和招收大学生的情况;(4)联系高校或在招聘会现场对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或现场访谈,获得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回收调查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整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就业情况、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撰写出书面的报告,向领导汇报后听取意见,整理后将调查报告提供给上级机关并归档。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