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村官的原因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
大学生村官计划一直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新事物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本身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而对于国家而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策计划,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的一个双赢战略。如果此计划实施得好,从近期来看,将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从长期来看,将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难题。
随着这几年的扩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中国社科院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9年大学毕业生达到610万,比2008年增加51万人,加上约150万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共有高校大学生约750万至800万需要就业。如此残酷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和看法。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分始终无法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中比较凸显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如果此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社会就业问题,尤其是担当振兴中华民族大任的青年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各级政府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引导,积极疏导,相继出台了多个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件和决议,千方百计开拓就业渠道,扩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以此来解决就业问题.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保驾护航,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和提供后劲。
2.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持
我国农村发展非常缓慢,相对城市而言,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明显滞后。造成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众多的问题和原因之中,农村精英的严重流失,成为了农村发展出现恶性循环中主要的一环。
一方面,中国的农村人口规模太大,而相应的耕地面积却非常有限,再加上现代化技术和工具的运用,耕地日益减少等这样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将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众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其中,又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这样导致农村的劳动力流失严重,尤其是农村精英的流失,留在农村的大多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种现象在中西部省份普遍存在,特别是农业人口大省尤为突出。而缺乏农村精英的农村,其发展自然缺乏后劲和动力,发展的步伐缓慢也是必然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在对农村和城市投入资金比例上出现了分配不均的现象,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流向了城市。而农村不但难以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甚至反而原本应流向农村的资金也被城市截取。城市化使城市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吸引和利用资源能力空前增强,特别是高质资源的聚集和利用,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流向城市。如此一来,农村受的关注程度下降、财政吃紧、后劲不足、发展缓慢,这些成为农村发展的主旋律。城市良好的生活条件,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对农民,尤其是农村精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农村本身的条件有限,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方面在对人才的吸引上都无法与城市相比拟,所以,农村精英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的政治体制僵硬,民主发育程度较低,村民的民主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重人治轻法制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农村精英对农村的政治权威产生怀疑甚至是抵触,尤其是农村的青年精英这一特殊群体。因为他们作为年轻一代,崇尚自由、民主、平等,不愿受农村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向往独立的生活和自由的发展空间,想尽可能地接触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新潮流,而城市恰好符合他们的发展需求,所以他们对农村的归属感不强,许多人都不愿在农村工作和发展。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农村精英严重流失,让农村失去了致富能力强的领导者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最后演变成农村的发展遭受到了人才瓶颈,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