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为何越贫困越难享受扶贫待遇-大巴山贫困地区走访见闻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络报名通道>|职位表>|考试时间>|面授辅导课程>|网络辅导课程
2012年福建公务员考试QQ群:262259117
8月中旬,记者驱车4个多小时,攀上重庆巫山县铜鼓镇青松村海拔近千米的山坡。茫茫群山一眼望不到头,贫瘠干旱的耕地斜斜地挂在山坡上。
年近八旬的村民杨振远正在喂猪,见记者要踏进屋里,赶忙拦着:“进不得,这土房子40多年了,半边墙都垮了,你进来被石头砸到了,我可赔不起。”
问起杨振远这些年最大的期盼,老人想也没想,脱口而出:搬离这个穷地方!
2007年以来,青松村已有70多户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陆续迁走。但对贫困的杨振远而言,搬迁这个话题很沉重。杨振远一家5口人,口粮全靠5亩薄田种植玉米、土豆等,另外5.5亩退耕地每年可以获得国家补贴近700元,这是这个贫困家庭能从土地上获得的全部现金收入。
“我做梦都想搬出大山,但家里存款不到3万块,连在山下买个房子都不够。”杨振远告诉记者,山上农民但凡有点办法的都搬走了,村里几十亩耕地都撂了荒,成了野猪的天下,一到晚上就能听到野猪拱食的声音。
采访中不少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的情况与杨振远一样:想搬迁,却没钱搬。
实际上,“扶贫搬迁”已成为我国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许多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鼓励贫困群众向一般农业区转移,可以有效降低政府扶贫成本,使相同的扶贫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例如,巫山县庙堂乡曾被称为“重庆第一穷乡”。近年来,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重庆市对庙堂乡实施“扶贫搬迁”,有2000多名贫困群众搬出高山。
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说,如按照传统模式扶贫,庙堂乡光是通路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在2亿元以上,而实施“扶贫搬迁”,政府只需投入4000万元,就可以让不少农民获得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重庆大巴山区,不少县都采取了这种做法,并对搬迁群众给予补助。巫山县给搬迁群众每人补助6000元,为每户农民购买0.5亩承包地,同时还规定,贫困农民在县内转移安置的,不收取“入户费”。
这些政策减轻了群众的搬迁负担,调动了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帮助改善了相当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过这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越贫穷的农户越搬不动,也就越难享受这些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