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考政治常识练习(7)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常识判断的政治部分,供考生练习。
全面备考2020年国考可参考最新版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点击订购)。
1.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资本论》是诠释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它通过探讨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明确了物质、利益、财富、阶级和所有制等问题,但贯穿这些方面的价值归旨不是( )。
A.“现实的个人”的处境及其未来
B.“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
C.“人与人的关系”
D.资本及资本的逻辑
3.《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5.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______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了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新中国成立五年来的新胜利;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国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D
解析:
从表面上来看,《资本论》探讨的是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探讨的是物质、利益、财富、阶级和所有制等问题,但贯穿这些方面的价值归旨是“现实的个人”的处境及其未来,是“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是“人与人的关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资本是投入生产过程中的货币。资本的本质: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资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
(1)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不变资本、可变资
(2)按照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流动资
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不同阶段,最后又回到它原来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就叫资本的循环。 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和形态的统一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资本主义却从《资本论》中汲取营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
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3.答案: B
解析:
事物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个过程并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因此选B。
4.答案: C
解析:
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 但人之所以为人, 不在于人的自然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性。因此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 必然得出结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而王守仁“心外无物”的思想正符合于此,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