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常识辅导 > 其他 > 正文

古人的计时常识

2020-01-17 10:19:34 字号: | | 【 打印 】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古人的计时常识。相信行测考试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儿。行测中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考点之细,需要开始做到在积累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点击购买
 
  仔细研读下文>>>古人的计时常识

\
 
  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于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
 
  子时:23:00至01:00(夜半)
 
  丑时:01:00至03:00(鸡鸣)
 
  寅时:03:00至05:00(平旦)
 
  卯时:05:00至07:00(日出)
 
  辰时:07:00至09:00(食时)
 
  巳时:09:00至11:00(隅中)
 
  午时:11:00至13:00(日中)
 
  未时:13:00至15:00(日昳)
 
  申时:15:00至17:00(晡时)
 
  酉时:17:00至19:00(日入)
 
  戌时:19:00至21:00(黄昏)
 
  亥时:21:00至23:00(人定)
 
  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

 \
 
  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
 
  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树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见影的移动来计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日刻”。
 
  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为一百刻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于现在所说的十五分钟。

 \
 
  明清小说中常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表示时间。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用喝茶的时间来计时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做“一盏茶”时间。
 
  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最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表达时间段的用语。

 \
 
  “歇”也是古人表示时间的用词,有“一歇”和“半歇”的说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会儿”的意思。
 
  例如《水浒传》十五回,说阮小二哥几个把“三只船厮并着划了一歇,早到那箇水阁酒店前”;二十三回又说武松“半歇儿把大虫打作一堆”。
 
  如今在江南的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歇”的这一层意思,如上海话“一歇歇”,意为最短时间。

 \
 
  除了地支计时法,古人还为漫漫长夜单独制定了计时法。古人把夜晚分为五更,每更两个小时。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与常人理解不同的是,一更并非对应子时,而对应的是戌时,也就是说,夜从戌时(黄昏)开始,卯时结束。这样一来,“三更”正好对应“夜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更半夜”。

  \
 
  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
 
  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鼓楼钟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
 
  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所以夜晚的时间还称为“鼓”,所谓的“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