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填空之解释说明
国考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是必考题型,题量在15道或20道。从考察形式上看,有单空、两空、三空,一般以两空、三空为主;从词语考察类型上来看,包括实词和成语;从考点上看,考察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
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部分是正确率较低的题目,因为很多考生在备考逻辑填空时会陷入一些误区,靠平常的语感“随缘”做题,或者认为只要把词语积累好了,就能把题目做对。其实不然,对于逻辑填空来说,除了日常的积累之外,语境是大家需要去考虑的第一要素。语境也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在行测考试中,重点考察的是上下文语境。上下文语境就是推测作者在写作时最有可能使用了哪个词,推断空缺处需要的意思,再填入最恰当的词语,达到还原原文的目的。那么公职资讯网在这里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上下文分析当中的解释说明。解释说明的含义是上下文形成相互解释说明的关系。解释关系比较复杂,化分为有明显判定标志和没有判定标志,考试时考察没有判定标志的情况比较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
例题
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_。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_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退维谷 才短思塞 B.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
C.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D.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
【解析】第一句话,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第二句话,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_。第一空想要表达的是文人心存依附之念的做法。前文进行了解释,方回论诗颇有眼力,但因心存依附之念而对朱熹的诗抬举过分。所以第一空表达的意思是方回因心存依附之念所以在评判文章时难免有失客观,有所偏颇。
A.进退维谷:侧重处境两难,文段不是强调方回处境艰难,而是侧重评判文章失去客观,排除。B.随波逐流:侧重盲目随着别人行动,文段并没有体现出别人称赞朱熹,方回随着别人称赞,排除。C.进退失据:侧重失去依据,方回评判文章时有失客观,有所偏颇也就是评判文章时失去依据。保留。D.骑虎难下:侧重想停止却停不下来,文段并没有此意,排除。C选项最合适。
第二空,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_的隐衷。第二空想要表达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在发表议论时的做法。通过或可知,第二空与取长补短形成并列关系。C.扬长避短,能与取长补短形成并列关系。保留。C选项最优。
看其他选项是否合适,A.才思短涩:侧重写作能力差。并没有取长补短的意思。排除。B.博采众长:侧重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而文段侧重取长补短,排除。D.避实就虚:侧重谈问题回避要害。不符合文意,排除。答案选C。
在无标志的解释型题目中,没有标志不代表没有呼应,所以如何在没有明显标志的情况下确定材料的逻辑关系并找准呼应点,是做对题目的关键。多客观分析,多找题干中一些隐藏的信息,把握从整体出发的原则,最终才能游刃有余。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