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读书无用
说到申论,考生最喜欢问的一句话是,今年可能考什么。考什么就是申论考试的热点。这成为广大考生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对于申论热点的学习,考生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积累,考生可结合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chinagwyw.org)提供的申论热点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里面的思维逻辑,分析方式,找到其中的规律特点。同时还要多看一些时政新闻,对当前社会上的事件有所了解,并在看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分析出其中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多做练习,看的多了,想的多了,再运用到实践中也就容易了很多。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系统介绍了申论常考题型及申论作答技巧,考生可通过教材系统复习。
申论热点:读书无用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玲玲坚持上大学的一番话,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道出了大学教育的意义所在。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在大学里,更多学到的是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必要的写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个人更好地成就自我。
当前社会之所以“读书无用”观念盛行,其主要原因:
第一,“读书无用”是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就业难,
一方面是高校盲目扩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数量在逐年大量增加,而与此同时,就业市场的容量却没能赶上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再之仓促扩招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的知识沉旧、转化率低、依赖性强、创造力弱,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
另一方面是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导致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在入学时还是热门专业毕业时就变成冷门专业;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就造成了就业难的现状,这就形成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尴尬局面,他们认为不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际,和读没读大学都一个样,也就在人们脑海有了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想法。
第二,社会信念的扭曲。当前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出现“上大学无用论”,有着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中公教育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就能改变自己乃至全家人的命运,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信念。然而当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规模的壮大,人才来源日益多元化,让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不再那么夺目。功利思想的熏染,物质追求的放大,也让“上大学”直接与真金白银的投资回报画上了等号。在那位父亲的利益考量中,“读4年书8万,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来回16万,拿去买房或开店都能赚钱”。能不能赚钱,决定上不上学,这种利益至上的观念很有代表性。
第三是社会不公现象普遍存在。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作为上升渠道的功能,加剧了人们对“上大学无用”的焦虑。在一些地方,拼文凭不如拼爹,“有个好爸爸就有好前程”的拼爹现象潜滋暗长,依靠关系获得发展、凭借人脉获取资源,消解着社会的公平底线。
[措施]
要解决“读书无用”问题,不仅调整产业结构,也要在调整教育结构上面下功夫。换句话说,要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有效地否定“读书无用论”的论断。为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中公教育版权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使国民经济增长尽快从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变。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就需要高成次、高素质型人才,这就将大大扩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第二,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更重视产业的区域发展平衡性,更注重地区布局的合理性,分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第三,大力调整教育结构,转变教育观念,使高等教育更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高等院校应该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认真调研劳动力市场现状,科学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层次结构,不断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增强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改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防止高校“千校一面”的雷同化趋势,突出特色和优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中公教育将职业教育放到特殊重要的位置,对综合类院校、专业院校、高职院校等进行细分。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校,应该面向社会需求,紧紧抓住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第四,要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政府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要努力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一个人,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来自怎样的家庭,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实现“人生出彩”。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
相关文章